一身大汗,把头儿脑儿们硬是弄得舒舒服服。他又具有较好的调侃口才,尽管谈不上什么精到,一般地搞笑也还凑合。他每天接触的人都是一些档次较高、经历丰富的客人。至于一般的干部和职工来理发,他都交给徒弟。他经常要求客人讲些笑话和故事,目的是,既套了近乎,又学到了一些应付场面的聊资,象拾破烂一样,一天下来要捡到不少东西。为了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代宇庭经常把这个客人讲的东西说给那个客人听,又把那个客人讲的笑话之类对新来的客人侃,日积月累,这类玩意儿慢慢地越积越多,变成了自己丰富的调侃资料,讲得多,口齿就变得玲俐了。首脑们边享受他到位的推拿捏揉,还听他讲些开心的故事,高兴得不得了,不知不觉,轻轻松松地几个小时过去了。久而久之,给一些重要领导留下了“人才难得”的特好印象。
随着给领导印象的加深,代宇庭那些曾经令他长吁短叹的困难,也随之神奇般一个一个地解决了:爱人的“农转非”问题解决了,小孩的户口顺利办妥了,自己“以工代干”又成功了,正式干部的指标拿到手了,妇(副)科病治好又转正科了,到办公厅工作的愿望实现了……。如此过关斩将,一直爬上了政府中层干部的位置。这一历程,虽是他本人拼搏进取的结果,可也还得益于他自称为“再生父母”的方格明,用楚方言讲,人走起运来,门板都档不住。他,就是这么走运。
方一次陪同一位副书记到九楼理发,这位副书记向代宇庭介绍说:“小代呀!你上次不是给我说有些小困难吗?今天我给你把吏部的人带来了。”
代宇庭的知识面仅限于生活中那微不足道的副属品—;—;调侃,还是泊来品。对于“吏部”这一类高深的名词,那叫做蛤蚂跳到井里—;—;扑嗵(不懂),他瞪着眼睛望着方格明。
“怎么?吏部都不懂?就是管干部的干部呀!方处长,以后你们多接触接触。”副书记解释说。
“啊啊!我懂我懂,组织部的。”早就听说过组织部是管干部的代宇庭,这下恍然大悟,喜出望外地一把上前拉着方格明的手,忙不迭地使劲摇着,说:“好好!方处长,方处长请多关照 、请多关照。”只差点没把方的关节甩脱臼。
不知是代的形象不佳还是职业低贱,抑或他过于热情的态度使方格明受不了。他的手被动地、毫无反应地让代宇庭使劲握着足有好几分钟。看着副书记点了点头应付道:“好说,好说”,而似乎心里又在说,市委书记怎么结交这么个人?
那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