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这老妇人便将别人进贡的高级烟酒拿到街市上,往礼品回收小店一送,就可以对付个十天半月的。代宇庭也默认了,如果老婆在他面前嘀咕说“又没生活费啦!”他便会说:“那柜子里不是还有几条烟吗?”或是顺手从提包里拿出一两条烟对老婆一递“嗯!拿去吧!”除了上级领导,他是不允许下级在自己办公室抽烟的,今天却没有办法,知道制止也是枉然,这些人惹不起,还不如一任泛滥,免得自讨没趣。接谈主要是主管局的负责人,做疏导工作的几个部门的同志也很负责,代宇庭虽坐在正中间显眼的位置,但他始终带着副阔边眼镜写写划划,并不发一言。
“那个带眼镜的瘦高个儿,好面熟。好象在我们那儿见过。”代表中有人议论起来,确有瓜田李下之嫌的代听到了,脸上放着微微的红光,直映到耳根。
代表们提出的问题是尖锐的,有那么几位,看样子以前还可能是个把角色,不仅语言表达能力强,绘声绘色,而且概括得也还精当,并无重复罗啰;嗦,只是稍有那么一点特殊年代高、硬、大、锐的口气。全部讲完,问题提了一堆,大概有四、五十条,十几个方面吧,主要是干部的作风问题—;—;
参加请愿的群众全都是工厂矿山的职工,没有一个是干部。他们反映的情况,从形式上看,是因单位效益不好,退休工人拿不到退休金;下岗工人不能再就业;在职职工就连50%的工资也不能按时发给;……。其中有一个下岗工人因家庭生活贫困,孩子考上大学后出不起学费,借贷无门、父亲上吊身亡,母亲一气之下也参加了这次请愿行动。干部们呢?他们则是另外一种景象,这些单位中,只要有个一官半职,他们就根本不存在以上情况。
单位的效益不好,领导们不是怎样想办法带领职工开拓创新,走向市场,走出困境,而是趁改革之机,各自利用有利位置先保自己。生产不搞了,烟囱不冒烟了。他们把老本吃光了,就都模仿城里人做生意。“拍卖”狂风大作,车间卖掉,附属厂卖掉,商场卖掉,俱乐部卖掉,机器设备做破铜烂铁卖掉,澡堂卖给人做台球室,食堂卖给人做饭店……。昔日服务设施配套、齐全的一个完整的小社会—;—;厂区、矿区,象遭受了十二级台风袭击,拆的拆,改建的改建,支离破碎,原貌已不复存在,整个职工的生活来源已被毁掉,这么多的职工家属都要外出谋生,谈何容易啊!对那些年老体弱又从未出过门,甚至连出门路费都凑不齐的老职工,无异于将他们逼上了绝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