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人,应给记者和学校领导留出座位;维持好秩序,开完会即离开,不得滞留在礼堂,损坏东西照价赔偿;时间两个钟头,晚七点至九点。
林杰一一答应了。
他问道:“可不可以象答记者问一样提问题?”
朝旭说:“什么形式都可以!注意掌握好会场。”
“那提的范围可不可以宽一点?”
“只要不走题,畅所欲言。”
“我会掌握好,不会为难您的。”
朝旭笑了笑,显得很自信,轻松。
朝旭提前回家吃完饭,七点钟准时来到礼堂。见礼堂已经坐满了学生,前面空出了四排座位。主席台上已经并排坐了八、九个学生,仅留了中间一个空位。朝旭估计那是专为他留下的。林杰正对着麦克风给大家讲会议组织的过程与要求,朝旭先在前排的空位上坐下。林杰看到了他,友好地向朝旭点了一下头,继续向会场训话。
“这小子还真行,这么短的时间就把人给组织好了,难怪选他当学生会主席。”朝旭看他讲话,心里称赞着……。
“现在,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市政府领导,朝部长给我们讲话!”林杰宣布道。
台下响起暴雨般的掌声。
朝旭微笑着回头给学生们鼓了下掌,徒手走上台。
这时,电台、电视台的记者,各校领导、教师,政府机关一些在学生中走访,做劝阻工作的机关干部,相继从礼堂两侧进来。
朝旭座在主席台发言席,会场的人尚未就座完毕。他看看列于自己两边,一个个正襟危坐的学生代表,心里觉得好笑:“看来这些小青年们,对于上台就座的兴趣还挺足哩!我坐在这上面觉得很难受,一举一动都留在台下千百人的眼中,这是因为要讲话,没法。嗯!他们干巴巴坐在这儿难道舒服?连挠痒痒都不自由嘛!何苦唷!看来这‘台上’的诱惑力大啊!”
“现在开会!”林杰宣布。
朝旭从林杰的声音注意到,礼堂外的高音喇叭回音很大,这就是说,礼堂的扩音器已经把线接到了室外。“看来今晚的发言不单是眼前的千余名学生,而是传向室内外十万余学生听众,这种形式的对话,实质上是与十万学生的思想交锋哪!”朝旭不免感到有些压力,不得不迅速调整自己的思路,适应新的情况。
他胸有成竹,要求自己在战略上必须藐视他,这两个小时,自己是中心人物,那么就应该把吸引力集中到自己身上来,要让室内外上十万人的思维,围绕自己这个轴心转。战术上要重视它,正如赫胥黎在《天演论》中所言,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