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上边走边聊着。
“唉,伯父也是!这事怎么出的这么突然?这些日子看你确实瘦了许多。”看着凌云飞憔悴的样子,苏雪兰心疼了起来。
“是啊,可有什么办法呢?已经这样了,我真后悔啊……哦,你父母最近好吗?”
“还好,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我想去看看他们。”
“那好啊,改天到我家去,让我妈给你做好吃的。”
“哎,雪兰,我前些日子听严民说阳县凤鸣镇有种土豆的,而且产量也可以?”
“这个我早已给你打听过了,那是在我们镇的灵山村,那里的土豆不但品质好而且产量高,村里面几乎家家都在种。”
“凡山都有宝啊,过几天我们一起去看看。”
“只是……”
“只是什么?虽说交通不太方便,不过原料的价格还是很便宜的。再说了,那里有廉价的剩余劳动力啊?”
凌云飞分辩道:“剩余的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了吧?”
“对啊,家门口有钱赚了,谁还愿意再背井离乡啊?其实,这样做,也是对我们学校工作的支持吗!”
凌云飞纳闷,道:“我又不是招童工!就是想招,国家法律也不允许啊?”
苏雪兰急忙又道:“唉,这几年你不知道,青壮年外出打工后,家里就只剩下老弱病残妇,好多问题就出在这上面!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这也就是媒体所说的613899现象……”
凌云飞越听越糊涂,搔搔自己的脑门,突然灵机一动,终于反应了过来:“我明白了,我明白了!是不是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的问题啊?”
苏雪兰道:“真聪明,可只对了一半!”
凌云飞急忙又问:“我的大教育家,快告诉我那一半究竟是什么?”
苏雪兰一笑道:“那一半就是你到我们灵山去办厂啊!”
“消化你们那里的剩余劳动力?解决613899部队的问题?可留守儿童的问题我可无能为力啊!”
“你到他们家门口办厂,他们就不用再去外面打工了。解决了留守儿童的父母的问题就等于帮助了留守儿童。不过最近在社会上又出现一些闲荡人员,具体是一些毕业后没有考上学的孩子,整天游手好闲,不是上网聊天、打游戏就是打架斗殴,这些人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他们的年龄可不是童工的年龄了。”
凌云飞似乎也恍然大悟,异常兴奋了起来,他觉得这可是个两全其美的好事:“这样吧,这个星期天我来找你,我们一起去你们那里看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