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另找出路了。
他说,“公安人员真是火眼金睛,明察秋毫。要说是完全为了替天行道惩罚贪官,那也把我的形象说得过于高大了,其实,我的确还有另外一种心理,那就是游戏心理。”
段一飞说,大约有一段时间了,他感到生活很乏味,总觉得千篇一律地过平平常常的日子很没意思。因此他想寻找一种心理上的刺激,尤其是想做一件能够引起许许多多人重视的惊天大事。让人们在茶余饭后议论,那才叫过瘾!
于是,他绞尽脑汁策划了这起绑架案。
既然绑架是为了制造新闻,他就决定绑架一个热点人物,或者是与热点人物有关的人物。他想来想去,就选定了本市正在竞争副市长的王学忠的女儿。
之所以选定王学忠的女儿,毕竟他现在住的地方距王学忠家不是太远。段一飞曾多次见到王学忠开车送他的女儿上学,又经过几次踩点,段一飞摸清了王学忠女儿的学校及其作息时间。于是,在周五下午,段一飞动了手。
《浮沉》第四部分 《浮沉》第十四章(6)
应该说,段一飞是个十分聪明的人,按照他的计划,从绑架人开始,到大墨江将钱拿到手,他是从地理环境到人的心态,都反复做过推敲与分析,他觉得凭他设计得如此完美的计划,那些憨包警察是根本不可能破案的。案子破不了自己就不可能被擒获,到那个时候,就让全国人民感叹他的智慧吧。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公安人员竟然这么快就把他拿下了。段一飞感到非常奇怪:他们采用的是什么奇招?
其实,奇,是和巧联系在一起的。假如这个案子没有那么多的巧劲,的确不容易破获。比如说,假如没有电信的快速发展,假如没有那个记忆力极好的女孩,假如没有对无线电的监听……段一飞都是很难被抓住的。
只能说罪犯在通讯领域知识太贫乏了。他并不知道,他拿上这个手机,就等于在自己身上装了一个跟踪器,不管他从此走到哪里,都会被有关部门监控到。相反,如若犯罪分子稍有移动通信知识,他就知道应该如何逃避追踪。至少,他会做到不管在何时何地,他都不会带着自己的手机亡命天涯。而是将它扔到与自己逃离方向相反的一列火车或汽车上去,那样,才能声东击西地迷惑追踪者。
不管段一飞在被审讯的时候如何油腔滑调,但他对自己的犯罪事实是供认不讳的,加上人质已经被解救出来,这样,王学忠女儿被绑架的案子也就算告破了。
王学忠的那漂亮女儿被公安人员解救之后,一直是麻木痴呆的状态。即使王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