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跳上车,动作十分敏捷,丝毫看不出这是一个猥琐的洗碗小工应该具有的身手。
第二十章 决战
面包车冲入黑暗中,我紧紧跟了上去,我只是希望,我现在开得这辆宝马是我这次“借”的最后一辆车。面包车在市区里绕着两条环线转了两圈,然后驶入了市北的一个小区,这个陈旧的小区一看就是八十年代建造的工人新村,面包车停到小区最里面的那幢房子,闪了几下大灯,借着微弱的路灯,我看到旁边绿化里隐藏着暗哨用LED手电也闪了几下。接着绿化里走出来两个人,和面包车里的人说了几句什么。车上下来一个人,跟着其中一个进了楼里。
我把手枪里的子弹顶上膛,借助绿化地的阴影,一脚深一脚浅地向那边摸过去。
不得不说。现代人的公众意识确实很差,绿地里什么玩意儿都有,小到破花盆,烂椅子,大到沙发自行车,简直把公共绿地当成了垃圾场。如果一步留神就会“踩响地雷”,真还不在东南亚的雨林雷区来得安全。
潜行了将近二十米,右前方出现一个身影,伏在一个废弃的柜子后面,这绝对是一个对方的暗哨,因为他的警戒方向是朝着小区外而不是对着那幢楼。他发现我的时候,已经被我按倒在地上。一拳挥在太阳穴上,但不至于致命,至少在第二天日出前,他是醒不过来了。简单搜了一下身,俄罗斯产的红外线夜视镜,对讲机以及软质防弹衣和一支无声手枪,应该说这些装备在战场上,或者反恐作战中略显单薄,但是躲在居民区里望风外加打打黑枪是绰绰有余了。这些东西,我就照单全收了,留着这些家伙对社会,那绝对是很严重的威胁。
俄罗斯的电子技术和老美的确实相差很多,夜视仪没有倍律放大不说,成像的清晰度也不高,不过100米内还能凑合用着,毕竟这是唯一能在世面上通过公开渠道买到的军用品。通过夜视仪,我看到据我五十米的地方有另一个暗哨,而屋顶和三楼窗户也有人头晃动,可能是了望哨兼狙击手,一幢普通的居民楼,悍然成为一座武装堡垒。
我不打算进到楼里,第一,这太容易被发现了,第二,他们肯定会出来,我只要守株待兔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把自己推到危险境地。过了大约十几分钟,对讲机里有人咳嗽了一下,然后就是“哒哒”两声手指敲击话筒的声音,接着又有几个“哒哒”声,我意识到这可能是一种联络信号,于是我也在对讲机的话筒上用手指轻轻敲击了两下。
大楼的门开了,一个黑影从里面走了出来,四周打量了一下,又仔细地检查了面包车,随后反手敲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