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迤逦而行,映入眼中的却全是萧瑟的景象。我们按着当时的路线,经过了文殊院,穿过了古琴路,到了武侯祠,重游了民院,最后折返回到了新华公园。
路线和当初一模一样,文殊院的红墙,古琴路的画砖,武侯祠的碑,民院的树,一切都和那时的一样,可是,我却再找不回那时的心情了。生命并不只是简单的重复,不管现在我怎样努力地按着当时的情况去做,逝去的东西,终究是逝去了。
回到新华公园的时候是下午四点多钟。虽然不是周末,但是公园外面人还是不少。各种卖小吃的摊子也还都在。上次那对卖铁板烧的母女也还在,几个月不见,那小女娃子似乎长大了不少,帮她妈妈干活也熟练了很多。
我们依旧在那儿卖了二十元钱的铁板烧,东西还没烤好,突然不晓得谁叫了一声:城管来了!四下里的商贩们赶紧地收拾东西四散奔逃,风卷残云一样。这边这母女二人也顾不上我们的东西还没搞定,急匆匆把小车推上人行道,飞也似地逃走。
靠!我不由得大叫倒霉,没想到和王燕最后一次吃成都小吃,居然也会遇到这种烂事。好在先前烤好的几串东西还在偶们手中,倒是可以吃的。正想着,突然王燕啊的一声,看着前方。我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原来是那个小姑娘跑得太急,跌倒在了地上。
第82节:让她一个人去北京
靠!我又骂了一声,不过这次是骂城管的,真弄不懂他们为什么要把这些在生存线上挣扎的弱势人群赶尽杀绝。我在这边骂城管,王燕却飞跑到了那个小姑娘面前,把她扶了起来。
那小姑娘估计摔得不轻,哼哼唧唧地哭了起来,她妈惧怕城管,早已经跑远,不敢回头来管她。然后我看见王燕给那个小姑娘擦干了眼泪,又把自己左手拿着的一串排骨给了那个小姑娘。
我远远望着,忽然想起了李乐对我所说的王燕的家事。她小时候吃了不少苦,大概就像这个小姑娘一样。想到这里,我愈发地觉得自己送王燕去北京是正确的,因为只有那样,王燕才能过上好日子,而她跟着我的话,我又能给她多大的幸福呢?经过了这个事情之后,我们刹那间失去了游玩的心情。看着王燕似乎有点闷闷不乐,于是我拉着她去公园里玩。
新华公园大概是我们两人去得最多的约会地点了,这里的每一条路,甚至每一棵树都显得那样熟悉。我们漫步在一条僻静的路上,十指紧扣在一起。蓦地,我想起了王燕生日那晚,我就是在这条路上送给她那件小陶俑当做生日礼物的。
此时已经五点多钟了,因为天阴得很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