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古代士人那种十年寒窗苦读中隐藏着的“学而优则仕”的念头一样,潜台词就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欲望,这些欲望直白了不太光彩,但联系当今官场实际及潜在游戏规则却也是合乎情理的。
第一章秦东方上任(3)
钻出这沉闷的奥迪车,秦东方长长地吸了一口车外清新的空气,仿佛从窄小的牢笼里解放出来。他下意识地用细长的手指梳了梳原本整洁、一丝不乱的背头,整一整笔挺西服上的红色领带,夹一夹胳膊下咖啡色牛皮公文包。刚刚从省府副秘书长任上调任出版局副局长,他在作风上还保留着大机关里的派头,工作上有板有眼,讲究程序、等级,衣着光鲜得体,讲究品牌款式,表面上喜怒哀乐不形于色,讲话沉着稳健,条理清晰,滴水不漏。迎着上班族公务员谦恭的笑脸,他的脸上不断地微笑,不断地点头,与熟悉或者不熟悉的部下笑脸相迎。这微笑从一楼一直洒到五楼,颔首点头从大院门口的门卫点到楼上的同事们。他感到暗自好笑,他就这么带着神秘的微笑打开了自己办公室的门。
秋日的阳光,温暖中透着几丝沁人肺腑的凉意,均匀地洒在出版印刷局副局长的办公室里。这办公室不如省府副秘书长的公办室宽大气派,那是省府大院二号楼三楼朝北的一个房间,宽大的大班桌,舒适的牛皮转椅,红色的地毯,墨绿色的棕榈树,正面墙上的组合书橱,都显示了大机关的气派。那里光线明亮,环境幽静。那里的工作人员走路蹑手蹑脚,说话细声细气,人人都显得十分有教养的样子。使这座古典园林式的省委、省政府大院,除了偶尔响起清脆的轿车喇叭声,就是树林中的鸟鸣。在森森古木的密林间矗立着一幢幢中西合璧的有着琉璃瓦大屋顶、黄色耐火砖墙面的办公楼,这是典型的民国建筑风格。省委大院俨然是一个汇名花佳木、集名胜古迹于一体的大园林。园林中的古色古香花墙又隔出一个个机关小院。不像这出版印刷局的嘈杂和人来人往,间或还有一两个被行政处罚没收了非法出版物的人物在那儿肆无忌惮地叫骂。
这座被称为机关西大院的院子挤着十多个厅局七八幢楼房,缺少统一的风格。建筑式样有民国的小洋楼,有大跃进、“文革”年代的筒子楼,也有格调新颖的新式楼房,简直就是大杂烩。这种大杂烩似的建筑群被分割在几个小院中。有的独居一院自成体系,有的混在一楼,各有楼层。比如这出版印刷局机关小院就由两组建筑组合而成,一组为四四方方如火柴盒般的办公楼,那是“文革”时的建筑,毫无特色;一组为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