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名册,像是挑选“战将”一样将机关处室所有人员筛了一遍。不过这些“战将”都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因为他们是“富余”人员,机构改革中如果精简,恐怕首批下岗的就是这些人。现在秦副局长要将他们吃下去消化掉,变成自己体内的营养和血液,强化自己瘦弱的肢体或者干脆变成自己的拳头出击,她又何乐而不为呢。因为这些人原本就是要成为吐故纳新的对象,比如排出体外的二氧化碳,或者干脆就是臭汗、臭尿、臭大便一类,这也就是废物利用呢。干部处长想到这儿,原本不苟言笑的脸,竟也为自己形象的比喻暗暗得意地笑了起来。
她用女性温柔的声音指着她排出的名单说:“秦副局长,机关里面只能排出这几个人了,其他人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实在没办法了。但是,我要告诉你,这些人都是有点小毛病的同志,你把他们重新组合起来要严加管理。”干部处长不愧为组织部长夫人,称呼秦东方副局长的“副”字咬得清晰而准确,不像一般的干部正副局长都叫局长,只有在部队正副的称呼泾渭分明得如小葱拌豆腐;地方上正副职在称呼上是一锅煮的,只有在实际行为上正职才更具有帝王般威仪。宫殿的称呼使秦东方听得有点刺耳。就如同在一群八哥鹦鹉的叫声中蹿出了一只老鸹在聒噪,使人有着一种异样的刺耳感觉。接着,干部处长用带点干部工作的神秘口吻,掺和着家庭主妇说长道短的随意,闲话家常般地介绍了这几个同志的“小毛病”。当然这些“小毛病”不是组织结论却胜似组织结论,因为在这之前秦东方也听杨敢之局长用不经意的口气谈起这几位同志。干部处长谈的“小毛病”,竟如同复印机复印的一样准确无误地传达了杨局长的信息。因为杨局长代表组织,干部处长是组织中的一部机器、一部显微镜,一部用原则检验干部的显微镜。显微镜观察到的“小毛病”自然成为干部考核的依据,这依据尽管道听途说,带有很大的演绎色彩,但是实际上已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这舆论一经干部处长的筛选,便成为杨局长的意图,也就成了组织的意见。秦东方对组织的意见一贯是很重视的。
第三章稽查队人选(3)
“你知道不知道这个王文江,看上去文绉绉的,不吱声,不吭气,戴了副近视眼镜,那可是个不安定分子。自以为是一个拿了陵州大学文学学士、陵州理工大学的物理学学士双学士文凭的人才,尾巴就翘到天上去了。而且他对工作挑三拣四的,不服从分配,指名要到印刷厂当总工程师,把他分到少年儿童印刷厂又与同志们闹不团结。那小姜、小梁却是很好的两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