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众多分社、编辑部,从骗来的大量钱财中私自挪用,他设置了严密的防范措施,也即与外部企事业单位交往中一律不使用现金,全部用转账支票。分社和编辑部的经费、工资开支也由下面造表上报,经他批准后,统一下发。他在各地劳务市场招聘的画册采编人员只拿每月500元的基本工资,其余奖金由拉到的项目中按集资的5%提,这就激励着他的部下只能拼命地集资,才能拿到较多的金钱。而项目负责人,如隋大成、王立成这类人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提成。国有资产就这样源源不断地被宋仁善团伙瓜分了。上千万资金在宋仁善的财务流水线上滚动着。使他成了两家印刷厂的股东,一家杂志社的副主编,一家通讯社的社长,其他诸如秘书长,董事长,中心主任之类的头衔一大堆。A省画册收的钱,他可以大笔一挥调到B省成为开办费。B省画册收的钱也可以打到C省,成为C省画册的印刷费……总之,在宋仁善的指挥下大量的金钱被挟裹进那个漩涡四起的出版浊流中,成为无法查证的深渊。而真正用于公司开支的钱,宋仁善始终保持着一个恒定的数字,仅够日常开支,绝不多存多放。大部分钱被他弄到了他以公司名义私自设立的账号之中,他购置了房产、车辆,他还为全家办理了去泰国的护照。一旦东窗事发,他全家可以携带巨额钱财溜之大吉,消失在移民的茫茫人海之中。
在缴获的大量文件中,可以看到年轻时代的宋仁善在泰国曾经有过一段辛酸的经历,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那是一个失落了的春梦,那是一段后来值得品味的人生。因为在泰国他被一个风流倜傥的男人和一个狐媚可爱的女人骗得一干二净,他付出了昂贵学费,同时也使他领略了复杂的人生,使一个无比淳朴的农民企业家蜕变成了骗财骗色、手段老辣的江湖上人。
五年前的宋仁善还是一个刚刚出道的农民企业家,凭着自己的聪明、智慧、才干和勤奋,他在双山市刚刚崭露头角。开始脱下了那身农民工打扮的绿军装,解放鞋。穿上了做工粗糙、袖口粘着商标的仿名牌西装,并且开始像系红领巾那样打上了领带,手中提着像是砖头一样沉重的大哥大,因为他也已经跻身经理阶层。他是双山市近山区工业局装潢公司的总经理。他那山区农家娃子幼年时期就藏着的美丽的梦想,开始实现。那年,他被团省委,省计经委,省体改委联合授予“省优秀青年厂长(经理)”的称号。当地的报纸这样报道了他的事迹:年方二十六岁的宋仁善,原是双山市梨庄镇新关村的一位青年农民。1991年9月来到近山区装潢公司任职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