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局,张科,由于方圆这次出课,是代表滨海市,更是我们68中学建校以来的第一次。所以,我和齐校长、姚校长都很重视,经过研究决定,为了让方圆能够在省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为了不给滨海市教育局丢分,在准备课的20天时间里,方圆所在的初二四班已经安排了初二五班的语文老师代课,并批改作业,所以,虽然方圆自己没有批作业,但初二五班的于老师是天天要批作业的。家长反映了方圆不批作业,这是实情,也是学校的决定,与方圆无关。但我想这位家长可能在举报的时候并没有说有没有别的老师不批作业。”
邹志刚的脸色缓和了许多,杨芳继续说:“邹局,张科,为了上好省课,方圆现在是上午上两节新课,下午上两节旧课,修改完善昨天课里的一些问题,一天四节课,再加上评课、改课,还需要备课,研究课件,根本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顾及其他的事!或许,初二四班这几天的作业可能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属于我们学校的失职,您批评得很对,我和齐校长、姚校长抓得还不细致。下午,我们马上找于老师谈谈,让她认真批作业,争取让家长满意!”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如果是这件事,我也支持学校的决定,这维护大局重要,不就20天么,30天我也支持。老杨,这68中的老师都开始代表滨海市出课了,老杨你成绩不错啊!”邹志刚脸也有了笑容。
一声哨音,开始上课。
方圆立刻将全部的精神状态都投入到了课堂上。他面带微笑,显得亲和力十足,学生与他实现了无距离的沟通;他抓住主脉,放手让学生在主干上添枝加叶,学生的思维似在无垠的大海里遨游;他巧语点拨,在一个环节与一个环节之间穿针引线,学生在混沌迷惑中思路越来越清晰,心里越来越亮堂;他借助课件,创设了一个又一个逼真的世界,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亲历亲为,对课文内涵的理解又格外地加深。整个的课堂,气氛热烈但不凌乱,讨论深入又不乏真知灼见,老师问得妙,学生答得好,于青简直怀疑这不是自己班的学生——自己的学生有这么聪明吗?
两位见多识广、听课无数的局领导,也是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甚至于张元庆都不由自主地与学生一起思考方圆的提问,跃跃欲试地要回答方圆的提问。
下课了,初二五班的学生热烈地鼓掌,听课的人也跟着鼓掌。有一个学生高喊了一嗓子:“方老师,你以后教我们班语文吧。”听得于青是脸一阵红一阵白。她看清了那个说话的学生,心想:等回了班,看我怎么收拾你?反了天了。内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