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望去,在江边有很多人已经开始晨练了,老人们打着拳,年轻人在跑步,黄浦江上巨轮如梭,一片繁华景象。
在这样一个金黄色的早晨,令人感觉到有一种向上的力量。
两人走在外滩中山路各种风格的建筑群下,150多年前,当外国殖民者们踏上上海这块陌生的土地时,就看中了黄浦江的这片江畔。于是,这条曾经是船夫与苦工挑脚行歇,赚生活的江道。经过百余年的建设,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到如今,这些古典与现代主义并存的建筑,已成为了上海的象征。
外滩的精华当然就在于这些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外滩建筑群了。北起苏州河口的外白渡桥,南至金陵东路,全长约1500米,其中有名的中国银行大楼、和平饭店、海关大楼、汇丰银行大楼等,再现昔日‘远东华尔街’的风采,这些建筑虽然不是出自一个建筑师之手,也并非建于同一个时期,但它们的色调却基本统一,整体轮廓线处理惊人的相似,无论是极目远眺或是徜徉于其中,都能感受到一种刚键、雄浑、雍容、华贵的气势。
沐志轩看着这些建筑,想起这些年来,虽然偶尔也有快乐的时光,但大部份时间里感觉到的是一种茫然,一种颓废,眼中看到的一切好象都了无生机,今天看到这样一个早晨,看到自己出生的城市一片生机盎然,心情突然为之一振,好象又有了生活的勇气似的。
也许是这些年很少早起的缘故,突然改变的习惯,才发现原来清晨的味道自己这么陌生。
玉田的兴致却总是这么高,虽然年纪不小,却像个孩子一样,一边拿着照相机东照西拍,一边拉着沐志轩不停地问东问西,看到什么特别的东西就大声地叫,引得路人频频侧目,他却毫不在乎。
两人按照昨天计划好的路线开始了在上海的第一天旅程。
从南京路开始,两人的脚步就淹没在上海的人潮中,人民广场,淮海路;走过人来人往的市中心,又去了有着江南水乡风景的豫园,还品尝了上海的正宗小吃小笼包,阳春面等等,每到一条不知名的街道,玉田都会去寻找卖古董的市场,除了照相,有时看到喜欢的东西也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在豫园时,又对着那些古建筑拍个不停。沐志轩也只好随着他的节奏满城跑,幸好他也是个走过很多地方的人,而且玉田所去的那些地方也正是他想去的。
虽然昨天说好去找沐志轩印象中的上海,不过今天出来玉田好象忘了似的,根本没有提,完全是自己做主,沐志轩也懒得跟他说,心想,“还是明天我自己去吧。”
当然,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