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健康指日可待。虽然这前一段治疗过程非我本人,但患者诊治中经历的磨难,完全可以避免的人力、财力、精力的耗费,以及这些误诊、乱治,是我们作为医务界人士的悲哀——“哀”。
临近下午4时,一对夫妇陪同自己21岁的儿子,打出租车从几百里外急匆匆赶来诊室。患者十几日前在我院门诊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正用药治疗中,病情已见好转,今日突然发现双手指甲变成“青紫”颜色而火速来诊。望着夫妻俩惊恐的面孔,再看着患者的表情,平静、泰然,毫无异样,口唇颜色正常。初步检查后进行分析,再次询问,原来患者洗过一件掉色的“紫黑色”新内衣……令患者立即清洗双手,青紫色褪去,一场虚惊!诊室中的医生、患者都开怀大乐——“乐”。
医生的一天是喜、怒、哀、乐的一天,是激烈战斗的一天。当我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家门时,回味这一天,接待的近三十名形形色色患者的一幕幕犹如打碎的五味瓶——苦、辣、酸、甜、咸。我深深感到做医生的辛苦、责任的重大、医生职业的神圣以及为患者解除病痛的欣慰,我更呼吁全社会为广大人民的身心健康,立即着手提高医疗质量,整顿医药市场,这一切势在必行!
急诊绕“坑”记(1)
◆谢静
http://。91sqs。/1675
两年前的某天,好像正是4月1日,愚人的一天。
我轮转到急诊留观室当班,带着实习生小靳查房。急诊工作的特点是急、杂、多、乱。好在年轻人手脚快,我看病人,开医嘱,小靳在稍空的当儿,就把有些化验单也开掉了。10点半不到,我们除了两床病人没查,其他基本上都搞定了。哈哈,太好了!
只是护士站嘈杂的声音越来越响,后来就演变成了争吵声。我听到护士小猫咪在劝慰一位病人:“您稍等,我们把您床先铺好了,医生马上就到。”但明显这没起什么作用,争执的声音一直持续着,我只好停下查到一半的病人,跑到护士站了解情况。原来是一个中年男子,反复腹泻了十余天,在多家医院就诊配药,效果都不见很好,于是来我们医院要求住院,但消化科没床给他,所以就收到这里来了。可能窝着一肚子火吧,人一到,床都没铺,就要求医生来看他。小猫咪劝慰无效,于是起了争执。
这年头,医生越来越不好当了,辛苦就不说了,性命相托,责任还大。万一碰上些个胡搅蛮缠的“刁民”,是无法用道理来讲的,而病人殴打医生的事也早已屡见不鲜。我叹口气,只好暂停查房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