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的最大愿望就是把自己的专业搞精,把病人都一个一个治好,这是俺妈教导我的,也是我自己追求的。至于我的生活是像牛一样或是象蜜蜂一样,是“忙死了”还是丰富多彩,那是搞文学的人的事情,我就不用操这份心了。
一锤定音
◆曹庆生唐山市玉田县医院病理科主治医师
http://。91sqs。/1792
作为一名病理医生,我工作的直接对象不是病人,而是一个个标本、一张张病理切片。透过一张张玻璃片,我看到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病人,我触摸到了真实的、世间最宝贵的东西——生命。对起“一锤定音”作用的病理医生来说,错误是一次也不能发生的,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我时刻提醒自己要谨慎、细心。
前天在发病理报告时,一例前列腺增生的切片引起了我的注意,视野中有7~8个腺体长在间质中,没有异型,分化非常好,有核仁。癌?但数量太少了,六张切片中就这张有,也仅限于这几个腺体。再重新取材,也没有发现明显的区域,免疫组化P504S这几个腺体的细胞阳性,但不很连续,34BE12和P63阴性。今天,我又对着显微镜观察起来,发现这几个细胞核仁太红了,应该是前列腺的微小癌。果然,下午的北京会诊证实了我的判断,避免了漏诊的发生。
上午10点钟的时候,我给一个病人家属打了个电话,详细了解一下病人术后恢复情况。六个月前,我在为一例乳腺手术患者进行手术中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时,发现了一个严
重的问题,这位患者的病情在术前的临床诊断上,被高度怀疑为恶性肿瘤。当时,外科医生已经打算给她进行乳腺癌根治术,那就意味着要全部切除乳房,患者将失去女性的特征。他们手术中送来的冰冻切片图像很支持乳腺癌的表现,但还是有一些问题值得怀疑——为什么导管内坏死不明显呢?而且导管的肌上皮感觉太完整?浸润也不明显……难道是“原位癌”?不会那么巧吧!最后,我们做出了这样的诊断:“导管乳头状瘤,上皮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这个结果使外科医生改变了手术方案,将乳腺全切术改成了肿物切除术,只切掉了病变的肿物,保留了患者的乳腺。术后的石蜡切片和外地会诊证明,我们当时的决断是多么的英明——外地专家的诊断和术中结果一致,避免了过度治疗。如果是恶性肿瘤的话,单纯切除肿物,则可能出现病情的复发,严重时,甚至出现全身的扩散和转移。这位患者手术后随访至今,肿物未见复发,她的健康让我们更加感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