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仄‘,都应该了解为上一下四,即仄 + 平平仄仄。
'26'这一句,依《词律》应分两句,即平平,仄仄平平。但是, 一般都作六字句。
'27'成吉思汗是蒙古人名,不拘平仄。
'28'戈载《词林正韵》的韵目依照《集韵》,现在改为‘平水韵‘(即第二章第二、六两节所讲的诗韵),以归一律。
'29'具体的字见于附录《诗韵举要》。下同。
'30'十字句罕见,不讨论。
'31'豆,就是读(d ò;u )。句稍有停顿叫豆。一字豆不须点断,只须把五字句看成‘上一下四‘就是了。
'32'关于词的平仄,还有许多讲究。如有些地方该用去声,有的 地方该用上声,又有人以为入声、上声可以代替平声。这只是技巧的事或变通的办法,不必认为格律,所以略而不讲。
'33'诗也有扇面对,但不如词的扇面对那样常见。
第四章 诗词的节奏及其语法特点
第一节 诗词的节奏
诗词的节奏和语句的结构是有密切关系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和 语法有密切关系的。因此,我们把节奏问题放在这里来讲。
(一)诗词的一般节奏
这里所讲的诗词的一般节奏,也就是律句的节奏。律句的节奏, 是以每两个音节(即两个字)作为一个节奏单位的。如果是三字句、 五字句和七字句,则最后一个字单独成为一个节奏单位。具体说来, 如下表:
三字句:
平平仄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平
四字句: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五字句: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六字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七字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从这一个角度上看,‘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两句口诀是 基本上正确的:第一、第三、第五字不在节奏点上,所以可以不论;第二、第四、第六字在节奏点上,所以需要分明'1'。
意义单位常常是和声律单位结合得很好的。所谓意义单位,一般 地说就是一个词(包括复音词)、一个词组一个介词结构(介词及其 宾语)、或一个句子形式、所谓声律单位,就是节奏。就多数情况来 说,二者在诗句中是一致的。因此,我们试把诗句按节奏来分开,每 一个双音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