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负跆煜陆灾。 ?br />
我看着龙书案上的几本书,神色不由一暗,那些是李香君给我的歪书,我近段时间都没看,书本依旧佳人却再不得相见,留下的除了思念还有几许的怅然。
正文 第五十一章 阳痿不举?金枪不倒!
我拿起书案上的《醒世恒言》,“太傅,冯梦龙还在世吗?”在我的印象里,冯梦龙和施耐庵好像是一个时期的人,相对于《醒世恒言》,《水浒》可是有名气的多。
宋应星略微点头,“他和微臣有颇多相似之处,科举上一直不得意,先帝在位的时候补过一任福建寿宁知县,臣记得那一年他已经年过花甲。冯梦龙和其兄冯梦桂,其弟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皆有才气。”
我看着手中的书,这本书能流传后世就说明其作者所著之书有过人之处,让我意外的是这个冯梦龙居然还在世,如果把他们哥三个弄到金陵旬刊编辑部,应该能得展所长,候方域等人虽然博学多才,但冯梦龙写的文章则更贴近老百姓,这对金陵旬刊的推广很有帮助,毕竟广告做出来买商品的还是百姓居多,如果金陵旬刊上有了他们喜欢听的故事,再把故事弄成连载的方式,必定大受欢迎。
“来人!传朕的旨意,召冯梦龙三兄弟即刻进京入礼部办事,授予职方郎中之职。”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个官职好像是正四品,相当于州府的行政长官。
宋应星连道皇上圣明,江南士子皆知吴下三冯才冠江东,却郁郁不得志,皇上破格录用冯氏三兄弟,在江南士子心中绝对能引发轰动。
我倒没想到要收买人心,只是觉得冯梦龙这样的人才弃而不用,实在可惜,宋应星走后,我仔细的读了读《醒世恒言》,让我更意外的是我耳熟能详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居然出于冯梦龙之手,当我读到杜十娘说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时,不由心中畅快,想到杜十娘愤怒的都快跳江自杀还能说出如此表现她柔美贤惠的话语,不禁让我联想到李香君,她在那个时候怕也会这样吧!
我想看的是施复夫妇的故事,写作来源于生活,这话永远都是真理,如果没有施复夫妇的事迹,冯梦龙就算妙笔生花也无素材可写啊!
故事发生在苏州,施复夫妇只有夫妻二人,他们有一台织机,养几筐蚕,剿丝织绸,生活还过得去。他们织的绸缎光彩润泽,在市场上人们争相加价购买,让施复赚了很多银子。几年之后施复增买了四台织机,不到十年,他已经拥有了四十多台织机,富有千金。
我合上书本,想着施复夫妇从一个小手工业者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