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之急是册立一位太子,稳定一下人心,爱卿?”
王铎嗓子有点冒烟,喝了一大口茶,“皇上,为臣子者不敢非议君之事,但臣也要说,实在是太荒唐,本来微臣比较倾向于册立大皇子为太子,这样也没有人会反对,可大皇子的生母康妃娘娘竟然是柳如是,这一点就使大皇子失去了成为太子的资格,二皇子不必说了,三皇子的生母贵妃娘娘出身也不好,五皇子那也一样,算来算去,居然还是二皇子和四皇子比较贴边,臣实在是不知该说什么好,只能这么拖着了。”王铎心中其实是在生弘光帝的气,否则也不会如此说。
我见王铎要撂挑子,那哪成啊!“爱卿,朕知道朕行为不检点,那一篇就揭过去,眼下朕要投身北伐大业,这个问题又不能不解决,否则人心不稳,军心不稳,社稷不稳啊!”
王铎又喝了一口茶,“皇上,您怎么评价唐太宗皇帝?”王铎没有回答弘光帝的问题,而是问了弘光帝一个问题。
“那还用说嘛!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帝王中的佼佼者,朕很钦佩和仰慕,唐太宗更不用说了,贞观之治奠定了大唐二百余年的盛世,可谓居功至伟。”我知道王铎不会无缘无故问我这个问题,所有配合着回答。
王铎点点头,“可唐太宗并不是太子,当时他只是秦王,太子另有其人,太宗皇帝最后发动了玄武门兵变一举斩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迫使李渊退位,这从人伦来说大逆不道,但李世民用自己的政绩证明了他才是大唐王朝最佳的继承人,臣有时看史书看到这一段,不禁想,如果李世民没有发动玄武门之变,那历史会朝哪个方向发展呢?会不会像秦朝隋朝那样历二世而亡呢?因为当时的太子李建成的确不如秦王李世民英明神武,可见太子当时如果继位的话,大唐盛世很可能就不会出现了。”
我听着王铎讲古,“爱卿,有什么话爱卿就直说吧!”我觉得文人就这点不好,说什么都拐弯抹角,没有武将那个爽快劲。
“微臣的意思是,不管皇上册立谁为太子,他必须要有那个能力,能担负起这个沉甸甸的江山社稷,继承大统者,必须是最出色的那一个皇子,当然,现在看不出哪个皇子出色,一旦诸位皇子中谁有那样的才干,不管是康妃娘娘的皇子也好,还是哪个娘娘的皇子,臣都会支持他。”王铎前半截讲了等于没说的话,但阐明的意思很清楚,那就是这个江山必须要交给像弘光帝这样有作为的“明君”手里,“现在看不出哪位皇子有能力继承大统,也没处看去,所以臣不希望册立太子,但皇上如果离京的话,臣保荐让四皇子监国,请皇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