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做的不错,难道这也是让人造反的理由吗!
红娘子点点头,“妾身经历了崇祯年间的种种破败之像,对皇上的励精图治也看的明白,皇上确实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使百姓得以修养生息,否则妾身绝对不会让皇上活着,早就在溪塔峡将皇上杀掉了,妾身不否认皇上是一个好皇帝,但妾身有妾身的理由,有时候一个人并不能左右一个既定的决定,哪怕我是白莲教的教主,也不能随便更改教义,这就是所谓的世仇了。”
听了红娘子的话,我心里有点堵得慌,似乎是我占了她家的宅基地,敢情白莲教一直是以推翻大明为教义啊!看来清除的对,这样的邪教不能留在世上,“能让娘子如此称赞,朕甚感欣慰,看来朕这些年没白费功夫。”
“确实如此,妾身在弘光三年以前,招收的教徒一年有上万人,可自从弘光五年以后,每况愈下,每年还有很多人退出白莲教,因为白莲教给他们的好处远远比不上皇上给予的好处实惠。”红娘子也经常反思白莲教始终红火不起来的原因,最后在实践中才明白,她是败给了整个复苏的南明王朝,那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落败。
我见红娘子如此认输,心中非常愉悦,“那是娘子不会煽动群众,势力分布也有问题,净是选择大的城市招收教徒,娘子应该选择大明和满清都照顾不到的地方,以积蓄力量为根本,在蛮荒偏僻之地壮大声势,那样或许还有可为。”
红娘子闻听弘光帝之言,眼睛放光,这是她从岳阳逃出来之后才想到的最佳策略,没想到身为她对头的弘光帝竟然如此高明,看来她败的不冤,“皇上,妾身落到今日这个地步,想要翻盘根本不可能,因此妾身想问问皇上,皇上自诩为明君,中兴之主,为何妾身跟随皇上以来,却不见皇上的仁政,尽斩降卒,水淹宜昌,死伤的百姓达十万之众,岂是明君所为?”
“这是娘子的第一个问题?”我笑看红娘子,“娘子早年占山为王,后随李岩转战河南,随大顺军北攻京城,想来所经历的战事不会是少数,战场之上,仁慈者总会落于下风,古之白起,如果不坑杀赵军降卒四十万,焉能削弱赵国的实力,今时也是这样,想当年,吴三桂引鞑子入山海关,鞑子几何?不过十万之众,十万之众就把李自成的百万大军打的七零八落,这让朕很佩服鞑子的战斗力,可鞑子最大的弱点就是族人甚少,死一个少一个,新生之丁远比不上死亡之丁,朕如果想尽快削弱鞑子的实力,惟有尽斩降卒,一劳永逸。朕并不是嗜杀之人,已经想过凡十四岁以下者,老弱妇孺都会免死,娘子难道认为朕这么做不对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