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开放,解决老百姓健身场地不足的矛盾,这是社会的发展方向,容易出彩。不过这虽然是咱们的业务范围,却不是教育局的,现在什么事都讲画地为牢,教育局不热心,咱们也插不上手,他们的难处是如果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不利于自身管理,因为学校不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因此这两个突破口都难有作为,前者是经费问题,后者是体制问题。”
马建华点头道:“你分析的很有道理,这方面需要两家协商,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具体问题不少,还是慢慢来吧。”
周媛听得很认真。张师傅开车可是没意思透了,尽管司机一般不讲话,但他愿意听坐车人谈点轻松的话题,说点笑话什么的,自己的脑筋也跟着活跃一下,这可倒好,一车人不干别的,光聊些味同嚼蜡的工作。
石凌云接着说:“职工体育由总工会牵头,咱们配合。过去计划经济时期好说,行政命令式的,只要领导重视,这个企业的体育工作就好搞,总工会有号召,各对口企业就积极响应。可是现在难了,一是市场经济,效益第一;二是很多企业顾不上,职工发工资都够呛,哪有钱搞体育?每两年能举办一届运动会的企业己经相当不错的了,以前咱们市组织职工篮球比赛,要分甲、乙组,几十支队伍,到去年只有十支队伍参加,这对其它的市来讲还算多的。所以现在职工体育发展极不平衡,想在这方面有所转化,方向就是社区体育,职工体育可以融化在社区里,目前国家和省都有体育先进社区评比活动,所以社区体育开展得比较火爆,如果想锦上添花,咱们可以组织一次健身路径比赛,商家赞助,声势造大点儿,宣传搞活点儿,起到典型示范作用,引导人们积极参加健身路径的体育锻炼。”
小周转过头说:“马局,昨天体育商社的王经理还找过咱们,他想出一笔赞助,联合搞一次健身路径的比赛呢。”
马建华立刻说:“这是好事,咱们想办法搞成它。”
石凌云说:“关键是制定合理的比赛规则,分男女、分年龄,然后找部分人实践一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咱们可以先搞起来,如果成功,很有推广的价值。社区体育还有一方面可以做文章,既然难做深度,就要做出趣味来,比如举办一次健身操舞培训班,组织各体育指导站参加,随后组织一次全市性健身操舞大赛,从报社、电视台多招呼些记者来,宣传效果应该不错,能提高中老年人参加健身操舞活动的热情。”
马建华说:“这主意挺好,也比较容易落实。”
石凌云心想:马建华这人最大的优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