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水立刻开始在杯中分离。只见一层褐色的液体往上飘啊飘,愈飘愈黑,愈飘愈浓,结果杯子的上半部都变成了油腻的黝黑原油了,而下面的水却愈来愈澄明,那样儿就和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水一样。
“看,含油量百分之四十。”马队长对他们说。
如同捧着一个圣婴,杨晓涛抱着量杯小心翼翼地从油罐上下来。大家围拢过来,杨晓涛将量杯递给柯总。柯总眯起眼睛仔细打量。虽说他说话声不像口号也不洪亮,可在眼镜后面却是一双聪明深邃的眼睛。他对着阳光看过来看过去。马队长走到他身旁,以专家的口吻又报起了数据:试抽三天,这口油井每天的排液量平均为三十方,按含油量百分之四十计,每天产油量为十二方,换算为吨位,每天产油九吨。
“柯总,杏1井不仅施工质量可靠,成井工艺优良,而且是高奴县第一口高产油井。”
“自我们县开采以来,就这口油井产量最高。”谢主任添了一句。
柯总看了他们一眼,点点头,脸上漾出一丝微笑。他将量杯递给高县长,“感谢贵县给我们分了这一块区域。”这会儿人群中最高兴的当属这位高奴县的父母官了,“我就希望你们这样的大公司来。大公司有实力,能形成开采规模。你们打得油井越多越好。”康格集团办公室李主任讨好地望着柯总,说道:“看来我们在这儿投资的决策是正确的。”
倒是那位采油公司的经理杨晓涛有问题。他问马队长,原油为何含有如此多的水,这水可占整个液体的60%呢。
“这水都算少的了,有些油井含水量在90%。”谢主任说。
马队长也讲国家最大油田大庆的原油含水量都在90%左右。
“你们这位小杨办事认真。”高县长笑着对柯总讲。他一直在打量着他。高县长觉得杨晓涛身上有种与众不同的气质。这人虽然长了一双虎眼,看人炯炯有神,可透出来的却只是善良。人群中只有李主任不满地瞥了杨晓涛一眼。
“井场怎么和外届保持通迅联系,”柯总笑着问。“山这么大,移动电话收不到信号吧?”
李主任掏出诺基亚手机。在荧绿的窗屏上,左边的信号栏压根儿见不着一格光栅。大家望望四周的山峦,只见一片片赤裸干燥的黄土如沙碛一般顺着山势飘浮铺展,似乎谁都没有什么好办法。那群野鸽又飞回来了。有人开起了玩笑,建意用这种善飞的鸟来传递信息。据说鸽子一般都是顺着公路来寻找方向。还是马队长有主意,他说起话来气昂昂,“这个问题很容易!”他建意每个井场设一部无线电台,规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