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是受他的感染似的也随他一起笑了起来。她说:〃你好!久闻您的大名,早就想拜见您,没想到今天在这里认识了您,真是太荣幸了。〃
第29节:有关佛教的问题
〃我以前在美院怎么没见过你呀?〃厉风说。
〃我一个无名小辈,您怎么会注意我呢?我也是学美术的,正在美院深造呢!〃林小旋落落大方地说。
林小旋本想单刀直入地切入话题,可她转念一想,还不能急。于是她和厉风边走边聊起来,她找到了一个话题,随即向厉风请教道:〃您对这五台山了解多少?您对佛教有研究吗?〃也许是林小旋找对了话题,他们的谈话顿时像开了闸门的河道,河水缓缓地流淌出来。厉风开始用他那浑厚而标准的语音,在给林小旋讲着有关佛教的问题。
厉风说:〃我对佛教十分感兴趣,对道教也略知一二。佛教能够解决人类心灵中的痛苦,如对生的迷惘及死亡的空虚。在释迦牟尼看来,人生是一大苦聚,那么佛教的任务就是使人如何能从苦聚中彻底地解脱出来。就像是一个中箭的人,不是研究箭的结构问题,而是要研究如何治病救人,佛教就是研究如何治病救人的。佛教讲究缘,有…十二缘起…的学说,它把人生分为十二阶段,及其前后间的因果关系…十二缘起…把生命现象分析为从无名到老死共十二个环节,…十二缘起…说,是源出于《阿含》的经典,依次为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爱、取、有、生、老死,合称…十二缘起。这十二因缘环环相扣,衔接连属,其中由名色为缘起六处,六处就指的是…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由六处引起触,即反应,由触为缘引起感觉,再由感觉为缘引起爱,由爱为缘引起固执的追求,由取为缘引起存在,由缘引起生,由生为缘引起老死。因此说,…十二缘起…是此有固彼有,此生固彼生,此无固彼无,此灭固彼灭。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因果关系…十二缘起…中还有二支的地位也极为重要,其中的…爱…,指对生命自身及感官享受的爱恋,是全部现实生活中的动因,它驱使人们热切地去追求。另一支是…生…,是…病死…的直接原因…病死…是佛教现象中最无可奈何的一种,要避免接受…病死…的苦果,就要从根本上消灭它的成因…生。原始佛教把超越生死,从…十二缘起…的因果锁链中解放出来,以达到一种…不生…、…无生…的状态。〃
厉风滔滔不绝地谈着佛教,林小旋听得津津有味,其实她早就对佛教有兴趣,可就是看这方面的书太少了,如今她听着厉风的说教,如同上了一堂佛教课。于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