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大雨蓄势待发。他盼着暴雨来临,盼着暴雨把这个世界涤荡一新。来点雷电也好,他从里到外腻歪透了。
天雷 第十九章(2)
我在香港写了一篇报道,《回归后的移民潮》。回归前有人拼命移民去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回归后有人一窝蜂地移民来香港。我把他们做了一个详细的比较分类。许多同行说这不是报道,而是报告文学。我从未幻想过将自己与文学家相提并论,新闻与文学截然不同,我热爱新闻。
我拒绝了香港报社的聘任合同,回到梅港。三万港币一个月的薪水,再加上稿费和补贴,一年应该有五十万港币的收入。他们让我做常驻上海的特派记者,我告诉他们上海的海和梅港的海不同,就像文学与新闻不同一样。他们听不懂我的意思。我极端厌恶新闻商业化,广告是广告部的事,绝不能大摇大摆地在编辑部招摇过市。新闻的卖点往往是新闻的致命伤。不管是否还有其它理由,反正我回来了。我好心疼那五十万港币。那是我的价格,不是我的价值。
雨落下来,天地间霎时间白茫茫一片。雨点砸得窗玻璃发出沉闷的响声,雨线仿佛在编织一个密不透风的大口袋。这时候,雨的声音像海浪。楚天梅关掉空调,把窗户推开一条缝,让清凉的水汽灌进来。窗帘立即被打湿了。
他每天都看《梅港晚报》,他知道海蓝蓝正在追踪报道外来打工人员在梅港的困苦生活,尤其是建筑业拖欠民工工资的问题。报道的反响很大,市长苟正荣为此特意举行了记者招待会。报道里提到的几家房地产开发商和建筑公司成了众矢之的,灰头土脸,狼狈不堪。他为海蓝蓝担心。这一次,也许硝镪水和匕首会替代砖头作一篇人物专访。他捏紧拳头,指关节“啪啪”轻响。
雨越下越大。楚天梅觉得老天爷在撒石灰粉。海蓝蓝应该去上海,一年拿五十万港币过好日子。她干吗非回梅港不可呢?这个世界上“应该”的事情太多,结果却让“不应该”给收拾了。楚天梅叹口气。海蓝蓝是不可改变的,她要是能变变该多好啊!
你的价值体现了吗?我想你的价格肯定攀升了。你是一支长线股,哪个女人拿到哪个女人走运。你如此信奉尼采,会不会腰里缠着尼采用过的鞭子到你的女人那里去呢?尼采用过的鞭子怎么也有将近一百年历史了,这样的文物使起来顺手吗?经得住你的力气吗?
开个玩笑,别生气。我相信你对老婆很好。我开始考虑成个家,养个孩子。单位给我分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每天晚上回家我都害怕,害怕袭来的寂寞。我学会了抽烟,特别喜欢躲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