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交差了。老实说第一次搞讲习所,没有经验,有许多地方不尽人意,下一期我一定会办得好一些,想办法请几个压得住阵脚的名家来。”
江风问:“韩哨宫现在好像挺火的,在你们刊物上发表了好几篇小说,在《湘江文艺》和《芙蓉》上也发了几篇,前不久《人民文学》上都发了他一篇吧,应该说他也算个名家了。”
“他以后肯定成为一流作家,不过现在还差点,作品虽然有一定影响力,毕竟范围有限。我对他讲的课还是满意的,这次主要是作家请多了,评论家没请一个,中文系的教授也没请一个,所以稍显不足。”
“韩哨宫是个什么样的人?”
“知青,在乡下大概干了7、8年,回城又当了几年工人,业余时间喜欢写东西,慢慢的就这样写出来了。有了点名气后他还去鲁迅文学院进修了一年。人很不错,他自己说平生没有什么爱好,就是嗜烟嗜酒,一天至少要两包烟半斤酒。他只要一喝酒,那样子最逗,吆三喝四,谈天说地,没人能说过他。”
“何东呢,他现在好像东西也发得比较多?”
“何东也是知青。像我们这批人28、9岁,都是知青出身,上山下乡,挑过粪, 插过田,挖过井,推过磨,当然,也偷过鸡,摸过狗,砸过公社的牌子,搞大过姑娘的肚子。好人做过,坏人也没少当。人生经历丰富,所以有东西写。”
“不过,像韩哨宫他们,到底没受过高等教育,学养不足,这恐怕会妨碍他们取得很高的成就。”
江风的话显然也把李真包括了,所以李真心里很不痛快,看了江风一眼,有点激动起来,说:“搞文学不需要上大学,你怎么连这个道理都不懂?”
江风知道失言了,就笑了一下,不再谈这个,说:“什么时候让我认识认识韩哨宫他们。”
李真说:“这个班完了社里准备请所有上过课的老师在又一村饭店吃一餐,到时候你来就跟他们认识了。他们都很好打交道,又都是文学同道,肯定一下就混熟了。他们是我省未来的文学支柱,你也确实应该跟他们交交朋友。”
喝完酒他俩出了店子。都是骑自行车的,李真因喝得少,人很清醒,只不放心江风,问:“你行不行呀,不行的话今晚就别回去了,到我那去住一晚吧?”
江风说:“这点酒没事,秦娉婷还在学校等我呢,我不回去她会着急。”
李真仔细看了看江风的表情,觉得也确实看不出一点醉态,便没再说什么,嘱咐他明天一定要早点来,别忘了。江风说这种事怎么会忘了。
江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