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碍着面子,只好同意了。中午,宋海棠便先到了鸿湘酒楼,要了一个包厢,等了一会,就见这几个人先后开着小车来了。姜化讨了一个欧洲女人做老婆,仍不满足,依旧四处拈花惹草,这会便是携一个小蜜来的。这小蜜眉眼相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个演员坯子,不用说她傍姜化是有目的的。大家自然不会挑破,直夸姜化有眼力。姜化拍着胸脯说:“我是谁?这点眼力都没有那导个鬼的演!”
冯大坚就催:“来来,喝酒,说事,弄完散场,一大堆事等着我呢!”
宋海棠不高兴地说:“冯大坚,少给我添堵,既然来了就老老实实安安心心的吃一顿,用得了你多少时间,忙成这样,晚走几分钟就拿不到金棕榈奖了是怎么的?”
众人齐笑。冯大坚亮着他那一对虎牙说:“狗屁金棕榈我才不希罕呢,我是人民的艺术家,只为中国观众服务。”
这话惹恼了侯先亭,立刻瞪着眼说:“废话,谁不是为中国观众服务,难道我拍电影是为自己服务,但不能把这个做为自己的电影可以不考虑艺术性的理由。”
冯大坚嘴巴都气歪了,说:“你少扯蛋,艺术?如果让人看不懂就叫艺术,那人人都可以当艺术家。”
原来侯先亭和冯大坚在电影理论上一向是针尖对麦芒,也代表了时下影坛内外的两种思想两种流派。一派完全以西方的标准为标准,以西方的理论为理论,鄙视传统和大众化艺术,专门搞些让大众根本看不懂的玩艺,喜欢孤芳自赏,自命不凡。另一派则非常忠于大众趣味,完全以票房为目标,鄙视艺术,重视效果,觉得大众的东西说起来似乎平庸俗气,其实却是真正可以万古常青的东西。这两派不仅经常在报刊杂志上进行辩论,有时见了面也会为捍卫各自的理论而大打口水仗。侯冯两人都是不肯轻易服输的人,这时自然就都把脖子梗了起来。宋海棠是个在艺术上没什么思想的人,在两派理论中一向摇摆不定,最恨别人为此争论不休,这会便忙打圆场,把侯冯两人要斗气的心思给摁了下去,说:“我懒得听你们的那些奇谈怪论,请你们来是想叫你们帮个忙,3。15要到了,到时候有台晚会,是我赞助张俊安搞的,到时候请几位大腕去给我捧捧场,说几句话,怎么样?”
三人立刻都说有事,恐怕去不了。宋海棠就立刻拉下脸说:“怎么,这么不给面子?”
宋海棠之所以敢有求于人而摆这种态度,是因为她自认为曾有恩于三人。当年程东明拍第一部电影的时候冯大坚和侯先亭能出任编剧和摄影,没有她的支持是不行的,至于姜化,那就更不用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