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笑话哩!
豆花本来就是个爱热闹的人,看着园子里有那么多的人给自己干活,就跟生产队上的大集体一样,她高兴得合不拢嘴,抱着个小外孙边走边扭,有时一个人还哼些曲子,酸得女儿直皱眉头。
丰厚的劳动报酬马上得到了积极的响应。谁跟钱有仇?于是家里只要有女人的都出动了,连外村的妇女也来了。两家的果园根本用不了这么多人,大家就是站着不走。有的妇女可怜得连饭也吃不上,哭着让豆花把她留下。她们自降身价,情愿一天给一元钱就行。这样一来,要高工资的人没人雇了,最后竞争的结果是每天五角钱也有人干。这场闹剧从疏花到疏果持续了两个多月才落下帷幕。
春华秋实。庄稼不亏人,果树也一样。秋日的果园一片清香,金灿灿的黄元帅、红彤彤的大国光把果园打扮得异彩纷呈,每棵果树都结满了果实,沉甸甸地压弯了枝头。果业公司亲自给他们联系了南方的果商,果商带来了两辆十吨的大卡车,装得满满的。村里人像看娶媳妇一样围了上去,看果商把厚厚的一沓钱递到了宝栓和福来的手里——那是一笔他们一辈子也没见过的数目呀!足足可以盖两院地方!宝栓拿着钱当时就哭了,边哭边数。活这么大岁数,他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钞票,并且这些钞票已经属于他了!宝栓还清了贷款,在原来的地基上盖了五间上房,从此在村里就是牛人了。
两家被村人并不看好的人突然发了财,村里人心理很不平衡,后悔自己没有承包。由于队里当时和承包户签订的是三年合同,要毁约也不容易,于是大家便想了一个办法,要求每个果园搭两户人,这两户人只占果园的四分之一。
宝栓、福来不答应了。凭什么呀!当时让你们承包,没一个人愿意,都看我们的笑话。现在人家赚钱了,你们就眼红了!说归说,村里要办的事情就一定能办成,毕竟是改革初期,大家心里还没底,新任的主任和书记一顿诈唬,宝栓先蔫儿了下来,福来也妥协了。可是全村二百多户人,家家都想往里搭,这就不好办了。主任于是想出一个办法:抓阄,谁抓着谁进。大家没意见。抓阄的时候全村的人都去了,一家出一个人,茂生的父亲也去了,可惜没抓到。抓到纸条的人像中了大奖一样兴奋,好像那个纸条就是一万元钞票似的。
贵芳刚走,宝栓的儿子红兵来了。
红兵说他父亲叫茂生过去。问干啥,不说。宝栓的儿子红军跟茂强都参军了,经常让茂生替他们写信。茂生写的信能把他们一家人感动得流下眼泪,把他们想说的话都说了。宝栓常常骂他的几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