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了。客观上讲,一家人的生活也有所改变,至少不用为吃饭发愁了。
茂生父亲比母亲大十岁,看上去很苍老,还不到七十,感觉像八十岁的老头。父亲结婚晚,所以孩子比同龄人都小。母亲希望茂生结婚后就能有孩子,村里像他们一样年龄的人孙子早就大了。一年后,跟秀兰一起结婚的媳妇都有了孩子,看到已快三十的媳妇肚子还是扁平平的样子,婆婆便有些不高兴。嘴上不说,行动上已是磕磕碰碰,跟秀兰计较一些事情。
婆婆自从茂强参军后脾气变得很古怪,动辄就和公公大吵大闹。吵完后便一个人坐在那里哭,或者到两个女儿家轮流住。住一段时间又回来了,因为看不惯女儿对女婿的态度,或者女婿怠慢了她,她也会斤斤计较,在女儿面前唠叨半天,弄得人家两口子不和。女儿生气了,便让她回去,她就骂女儿没良心,边骂边哭。茂生回来后跟媳妇亲热,她也看不惯,说茂生没出息,一回来就守着个媳妇,像八辈子没见过女人。茂生知道母亲一辈子不易,跟着父亲受尽了苦,一生遭遇了那么多的苦难,随着年龄的增长,母亲看问题越来越偏激,茂生让秀兰不要跟她计较。秀兰说你放心吧,你妈后来是有些糊涂,有些事一点也不讲道理,可是她毕竟是你的母亲,我会像待我妈一样待她的。
然而茂生万万没有想到,母亲对待秀兰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几年他不在家,秀兰受的委屈也不给他说,许多问题已经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也许媳妇和婆婆天生就是一对冤家,千百年来,酿造了多少人间悲剧。秀兰的婆婆虽然识文断字,却也没能跳出这个俗套。
女人没结婚的时候一般家庭都会把她奉若上宾。因为媳妇可以随时提出分手,这样男方就会人财两空,鸡飞蛋打。一俟结婚,美丽的天鹅就成了母鸡,公主变成了奴婢,一任公婆欺侮,丈夫打骂,像茂华一样,似乎天经地义,娘家一般也不会插手的。
秀兰婚后,婆婆对她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的客套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命令式的口吻。秀兰做什么事情似乎都不能使她满意,唠唠叨叨地没完没了。婆媳因此经常发生争执,好了又恼,恼了又好。秀兰知道,家家的婆婆都一样,看见儿子对媳妇太好就说儿子没出息,把自己年轻时候受的罪全忘了。秀兰母亲对两个儿媳也不满意,婆媳之间有很深的矛盾。特别是二嫂,跟母亲势不两立的样子让她很伤心。
面对这样的现实,秀兰很无奈。
开春后庄稼人就开始忙碌了。秧烟苗、锄麦子、种玉米。种玉米在沟里,茂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