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的合作伙伴,就本市楚逸文化这么一家。而楚逸文化也就是一个小公司的模样,并没有什么知名度,也没有大明星,只是签约了一些在校女生。没有找到大的投资人,他们应该还是立项不了。 连温倩怡也觉得那是有搞头的项目,李岩再结合现在其他人的各种分析报告,觉得那个项目还是有投资潜力的。 现在要确定的是,乔攀、楚逸还没有找到新的合作伙伴!楚逸文化规模不大,但乔攀却是一个有知名度的制片。在电影圈还是有他的人脉资源,要拉到投资,并不是难事。 确定之后,李岩上网搜索了一下那个项目,能找到的新闻寥寥,几乎都是同名不相关的,他又开始搜索乔攀的名字。 作为一个颇有名气的制片,乔攀的新闻、网页还是有不少的。李岩挑选着看了一些,才明白一个问题。乔攀虽然算是一个著名的制片人,但他担纲制片的影片,已经连续几部票房失败了! 在一般影迷的眼中,电影票房的失败,最直观的表现是主演明星的失败,是明星演了烂片、所以没号召力了;资深一点的影迷,会看到更多,比如说影片的失败,是因为演员表演太差、导演驾驭太差、还是编剧的故事太烂;而关注电影产业的资深影迷,更会结合各方面的信息,分析出影片除了质量、号召力外的其他因素,是发行公司不行、档期不行、宣传不够、还是投资太大等等。 但即便是最后一种半专业水准的分析,也不会关注到比较低调的幕后——制片。除非是一个大腕挂名的制片或监制,否则一般不会引起人的注意。 到了业内问责,全权负责的总制片,则是首要的。因为一个电影项目从拉投资开始,就考验着他的眼光、运作能力。无论是哪一环节出了问题,他都是有责任的。所以下一部,投资方未必相信你的能力了。 这跟好莱坞有点不同,好莱坞导演的权力和责任都是非常大,一般电影的导演还负责制片、监制、包括剧本。所以一部电影大卖了,导演凭着分红可以比拿千万美金片酬的大明星主演们赚得更多。甚至成为投资人、做老板也是常有的事情。比如凭着一部《星战系列》赚几十亿、可以吃一辈子的乔治卢卡斯;比如经典很多、大名鼎鼎的斯皮尔伯格,也非常有钱,而他们制片、导演的《夺宝奇兵》又参与投资,继续让他们大赚。 反之,一部*级大投资(至少过亿美金成本),如果非常扑街的话,主演明星会受到影响,但导演的影响更大,往往直接导致数年没人敢找你拍片。扑街亏死的大片每年都有,就是华人明星也有过,比如拼尖峰时刻系列前两集大红之后,成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