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首先想到报社跑医疗的同事,同事说联川做肿瘤手术最好的是联川第一医院肿瘤外科和联川肿瘤医院,不过这两个医院她都不认识人,丁冲霄真想骂她,你医疗口跑了几年了,怎么连这两个大医院的人也不认识,怎么混的!不过他把到嘴边的话憋了回去,求人帮忙,要注意态度;他又给陈洋、叶闪雷等人打电话,能想到的都打了个遍,终于有个朋友说认识联川肿瘤医院的大夫,如果需要,可以立即帮忙联系。
丁冲霄这时反而犹豫了。如果带父亲去肿瘤医院,父亲不是立即知道自己的病了么?而且容易给父亲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癌症这种病,如果心理上决了堤,恐怕很快就没有希望了。丁冲霄思前想后,觉得不妥,他给朋友拨了个电话,说谢谢兄弟好意,我还是想让父亲去第一医院。
一直没有找到认识第一医院大夫的人。手机已经打热了,丁冲霄的脑袋有点木,他想起不久前看到的一条消息,说国外调查表明,一部手机持续不停地在一个生鸡蛋旁打5小时,生鸡蛋会变成熟鸡蛋!他觉得自己的脑袋已经是熟鸡蛋的前兆了。
从18岁到联川去读书,丁冲霄已经在联川生活了13年。没想到在一个生活了13年的地方,一旦要办点事情却这么困难。这个夜晚,丁冲霄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挫败感。和他一起进报社的三个同学,结婚的结婚,买房的买房,开车的开车。他几乎一无所有,工作5年了,还居无定所,到处搬家;自从一年前和女友分手后再也没有恋爱,其实以丁冲霄的长相和文凭、工作能力,找个女友不是什么难事,但最近一年他确实没把心思放在这方面。要说丁冲霄姐弟三个长得都很精神,同事和朋友说冲霄有点像香港演员黎明,这常常让他很得意。
研究生毕业工作五年,丁冲霄的存款还不到5万块,钱都花哪儿去了他也不清楚。钱少点也就罢了,现在连找个大夫都那么困难。
想到这里,丁冲霄把手中的铅笔“啪”地掰成了两段。
丁冲霄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部门杨主任打了个电话。真是天无绝人之路,杨主任说记得财经部的副主任罗淼的爱人沈繁玲在联川第一医院工作,随即把罗淼的电话告诉了冲霄。
虽然是同事,但丁冲霄和罗淼并不熟悉,35岁左右的罗淼在报社里能干是出了名的,不然财经部那样重要的部门也不可能让罗淼当领导。罗淼和部里的记者共同策划的一组报道直接揭开了一家上市公司的骗局,为此还获得了联川市新闻奖的一等奖。在每年的经济技术博览会、联川经贸交易会和联川经济论坛这样的大型经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