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日常生活。这种杯子一上市就受到大众的欢迎,很多人想来买我的专利,我和他们说,我是不会卖的,这个杯子的材料构成情况我除了告诉我的儿子,我是不会告诉任何人的……”曹院士慷慨激昂,虽然一头白发,但可能是每天用“纳米杯”喝“纳米水”的缘故,精神相当矍铄。
丁冲霄听着听着,觉得曹院士的谈吐不大像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的谈吐,从始至终像一个商人在推销商品,“难道现在院士都这样和市场接轨的?”冲霄一边想着,一边把曹院士的名片掏出来重新看了一遍。
名片上,在“曹院士”的公司名下面,印着一行字“联川纳米材料研究院院士”,原来是这么一个院士,丁冲霄大跌眼镜,顿觉受了愚弄。他想起身离开,但又感到不太合适,只好耐着性子把“曹院士”的讲演听完。
“七仙女”做的饭实在一般,丁冲霄不知道他们靠这样的厨艺怎么能抓住客人的胃。饭桌上几个记者也提了问,不过每一个问题换来的是“曹院士”对“纳米水杯”没完没了的自我表扬。丁冲霄不否认,这是一个需要自夸的年代,可是这个“曹院士”确实找错了对象。
“曹院士”的女助手也觉得老先生的话匣子好像打开了就收不住,她打断了“曹院士”说:“以后我们还准备在各家媒体上做些广告,合作的机会还很多。”
“曹院士”对女助手的话显然不满意,他说:“我们卖得挺好的,做什么广告?只要把这帮记者搞定就没问题了。”
众记者面面相觑,已经有点难压气愤。胡乱扒了几口饭,丁冲霄等人起身告辞,女助手过来给每人发了一个“纳米杯”和一个信封。
坐在回家的公车上,丁冲霄打开了信封,里面是300大洋。女助手临出门的时候对他们几个说“一点车马费不成敬意”。要说在联川这样大的一个城市里,来去一趟很远,就算交通费倒也没什么。但是今天这个“纳米红包”让他很不是滋味,尤其是“曹院士”那句“只要把这帮记者搞定就没问题了”久久萦绕在丁冲霄的脑际。窗外华灯闪烁,联川璀璨的夜色并没有吸引丁冲霄的眼光,丁冲霄很感慨,那种出名记者的时代已经很难再有了,记者传播信息的功能还保留着,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坚守自己道德底线的同时,还能有一种理想的守望?
丁冲霄到家父亲丁德雄还没睡,丁德雄已经做了两次化疗,他对化疗的反应不算太大,这让冲霄稍微宽心一点。父亲这次手术过后,也好像看开了很多东西,以前舍不得的现在也舍得了。丁冲霄很高兴父亲的转变,他希望父亲六次化疗做完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