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连恩师尸骨都不知下落。说着说着我又抽泣起来,众人又劝了一回,方有霁颜。
田雨非常了解我的心情,尽管文化大革命严禁了各种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丧礼,还是悄悄在里间布置了灵堂。白绫素幔,红烛清香,案上存放着“恩师李一帆之神位”牌子,又给众人分发了黑袖衫,然后由他主持,一批一批持香三鞠躬,然后插进香炉。接着又有几批学生抬着自制的花圈,送进灵堂。田雨放了哀乐,全体起立,默哀三分仲。并由陶文龙、田雨及学生代表致悼词。颂扬死者生前功德,品行和传奇般的经历,并表示以死者为样板,刻苦学习,艰苦创业,将来为党为人民为社会主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云云……。
我睡在外间,听了忍俊不禁。我心里比谁都明白。我同李一帆情深义长,但我们还没确定夫妻关系,又没有在这里任过教,没有理由举行追悼会,何况他还在通缉当中。只好让他们任意折腾。田雨有胆有识,毅然包办他的丧事,不但可以辟开我的政治风险,又报了我的知遇之恩,点子之多,城府之深那能与一般凡夫俗子可比。我不胜感激。
为了伺候我,朱小妹把铺盖抱来与我合铺。王大爷一会儿茶一会儿汤,还采了不少草药熬成汁端来我喝,关怀备至。
与巫山有了一夜风情,于我远没有同张广才那么投入,那是面对生死劫难中长期形影不离建立起来感情为纽带的,而且志趣相投,那是我心甘情愿的付出。而与巫山之间只是偶然机遇。逢场作戏罢了。因此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他从夜校期间就看上了我,那时我才十六岁,他也才十七岁,经数年苦苦等待,终于第一次与他日夜思念的女子亲密接触。情窦初开,有说不尽情意缠绵,寸步不离,甚至在师生面前都不避嫌,有着难以形容的眷恋。
市教育局电话通知,已经任命巫山为五都初中校长,即刻前去办理交接事宜。他因我在凹里,有一百个不愿意,但“君命”难违,在我的规劝下不得不服从上级的决定。我摆了一席酒宴,约同大家一起为他饯行。并亲自送他到溪口,才依依惜别。
巫山走后,我像失去了什么。他毕竟在我人生最低沉的时陪伴了我,给了我温馨。也是人生难得的知己。由于我的身体已经复原,陶云龙和田雨先后回去。我得向学生们负责,集中精力抓一下教学质量,以此来冲淡失去李一帆的悲痛。
二十八名学生倒有三个级。李一帆讲过,一般学生智商大抵相当,只能在功夫上做文章。因此,我只做好提纲,实施以点带面,发动互教互学,实施启发式的教育,我只能起到了点化作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