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进入宫中密谋,一谈就是好几个时辰;有时刚出宫甚至来不及吃饭休息,又被召去密谋。处理朝政时,皇太极非常看重文程的看法。为表示他对范文程的敬重,特地不直呼其名,称他为“范章京”。每次议政,皇太极必定会问:“范章京知道此事吗?”一旦别的大臣议奏有不当之处,皇太极就会说:“为什么不与范章京去商议商议呢?”如果众奏事大臣回答说,范文程也是这么认为的,皇太极方拍板同意。
有一次,范文程因病难以处理政务,公务堆积如山需有人办理,但皇太极对别人处理不放心,谕令等范文程病愈后再行处理。抚谕各国的公文和皇帝诏书,都交由范文程起草。起初,皇太极还检查阅览一下,后来就不再详细审阅了,对范文程说:“你不会出什么差错的。”范文程出手的文字,在皇太极心目中,已经达到免检的标准。
进献殊礼(5)
高冕
范文程很孝顺,将父亲范楠接来赡养。有一回,他进宫陪侍皇帝皇太极用餐,饭菜很丰盛,山珍海味,范文程想到父亲从未尝过这些好菜的味道,思来想去没下筷子。皇太极明白了他的心思,马上命人将这一桌美味佳肴撤下来,派人送到范文程家里,赐给他老父亲吃。
诸如此类,终崇德一朝,皇太极对范文程一直宠信有加,尊他为大清国皇帝的首辅。范文程知恩图报,益发用心,将其政治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没有辜负皇上对他的厚待和期望。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年仅五十一周岁的皇太极猝然病逝。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皇冠阴差阳错落到五岁孩童福临头上。范文程一如既往,殚精竭虑,辅佐幼主,完成皇太极生前未竟之志。
登上皇位的福临是个不懂事的孩童,清朝内部对实际最高权力的争夺异常激烈。在这场角逐中渐据上风的睿亲王多尔衮,排斥以皇长子豪格和两黄旗大臣为主的异己势力,拉拢中间力量,力图将最高统治权独揽手中。正当多尔衮集中精力“窝里斗”之际,范文程却鹰隼凝眸,全身心关注着山海关内明王朝政局的变化。
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初四日,大学士范文程上书辅政大臣多尔衮等人,阐明天下大势,敦促清统治者务必抓住明王朝内乱这一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迅速出师,进取中原。这一垂载青史的上书原文如下:
乃者有明,流寇距于西土,水陆诸寇,环于南服,兵民煽乱于北陲,我师燮伐其东鄙,四面受敌,其君若臣,安能相保耶?故虽天数使然,良由我先帝忧勤肇造,诸王大臣祗承先皇帝成业,夹辅冲主,忠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