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四位大臣辅政,而不是由一二位大臣摄政,而且不让宗室诸王贝勒干预四大臣执政,这是孝庄太皇太后深思熟虑后形成的政治智慧,显然吸取了前朝多尔衮专权欺主的教训,试图在小皇帝没有能力独把朝纲的岁月里,由异姓四大臣分理政务、互相牵制,最后实现皇权的平稳过渡。
在小皇帝年幼、没有能力理政的情况下,索尼作为首辅,实际上就是代替皇帝处理朝政。他深知,这是孝庄太皇太后对他的无限信任,他不能辜负这份比山重、比海深的信任。
但事与愿违,形势朝着孝庄皇太后和索尼意愿相反的方向快速发展。处于四辅臣末位的鳌拜,权欲日益膨胀,步上了前朝多尔衮走过的老路。他结党营私,打击异己,不顾小皇帝和索尼的反对,悍然诛杀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直隶巡抚王登联三大臣,借故打击与他政见不同的苏克萨哈,公然逾越遏必隆起坐班行,盛气凌人,霸锋无忌,专横跋扈。趋炎附势的臣子们,各怀鬼胎,专以阿附奉承为能事,在朝廷内外形成了一股很大的“鳌拜势力”。少年康熙帝近乎傀儡,形同危卵。索尼此时已年近古稀,加之早年出生入死、鞍马劳顿,后又两度遭多尔衮政治迫害,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年迈多病,无力阻止野心勃勃、精力充沛的鳌拜日益加剧的专权步伐。为此,他内心如焚,非常忧虑。
康熙六年(1667年)三月,索尼病重。在走进冰冷墓穴之前,这位四朝老臣,将毕生智慧和耿耿忠心铸成一颗“弹丸”,射向背誓欺主的鳌拜。这颗“弹丸”就是奏请皇帝亲政折。他领衔拟写这份奏折,于情于理,鳌拜都不敢公然提出反对意见,只好曲意赞同。但少年皇帝一时没有同意,以自己“年尚幼冲,天下事务殷繁,未能料理”为由,要求索尼等四大臣再辅政数年。索尼见皇上未允,领衔一再陈奏,但康熙帝一概留中不发。
铁血忠臣(5)
高冕
六月二十三日,索尼病逝,享年六十七岁。此前,四月二十九日,少年康熙帝特颁谕旨,令议政王大臣会议议叙索尼功勋,对其一生作出评价:“辅政大臣、伯索尼在太祖高皇帝时,授为内秘书院黾勉效力;在太宗皇帝时,任以内外大事,悉能果断殚厥忠诚;及太宗文皇帝宾天时,重念皇祖恩遇,坚持忠贞之心,不惜性命,克勤皇家;在世祖章皇帝时,亦任以内外大事,竭尽纯笃。世祖章皇帝宾天时,以其勋旧大臣夙秉忠贞,堪受重托,遗诏俾令辅政。恪遵顾命,毕殚忠忱,夙夜靖共,厥职茂焉。今身既染疴,且复年迈,宜加恩宠,以示酬庸之典。”实际上这是对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