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祥生命不止,理政不息。他将自己一百几十斤,毫无保留地献给了雍正王朝。
雍正七年十一月,积劳成疾的允祥倒下了。他所居住的交晖园与圆明园邻近,雍正帝常派御医过来治疗,并多次打算亲登亲王府看望,被允祥恳辞谢绝。允祥病中仍关心朝廷大事,隔十天半月就硬撑着入宫觐见皇上。后病情日重,为避免雍正帝登府看望、增添忧伤,他特地搬到京郊西山养病。允祥一生不居功、不自傲,谦虚谨慎贯穿始终。临终之际,对身后之事逐一作出交待,并反复叮咛他死时殡殓“只用常服,一切金玉珠宝之属,概不可用”。他还亲手画了一幅坟茔图交给妻子和儿子,嘱咐道:“(我身后)茔地之制,悉照会典所载亲王之礼行,毋得稍有逾越。如或稍过,则汝等违我之治命矣!”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初四日,允祥生命垂危。雍正帝获悉,急从圆明园起驾前往探望,还未赶到怡亲王府,允祥永远闭上了眼睛,年仅四十四岁。这对感情至深、互为依赖的君臣兄弟,未能见上最后一面。
允祥为人做事如此之绝,说到底是因为他对皇兄雍正帝有着深透的了解,对如何为人、做官、处事到了近乎大彻大悟的境界。
允祥与皇子时代的胤关系就很铁。胤将十三弟视为知己,争夺皇太子之位时结为一党。出于竞争需要,为对付共同的政敌,兄弟俩自然少不了独对密谋、推心置腹。以允祥的天资,对兄长胤的心灵解读,自然也就高人一筹。
胤谋取皇位后,军政大事千头万绪,同时还需要防范和打击胤党人,需要一位足可信赖、才能出众、身份显赫的人物替他总理军政大事。这个人非皇十三子允祥莫属。允祥遂成了雍正帝的心腹股肱。处于这样一个位置,经常听皇兄耳提面命、下达密旨,允祥对领会吃透皇兄决策意图,也就有了其他任何人所难以企及的独特优势。因此,皇兄雍正帝在想些什么、需要什么,应该如何满足他的需要,怎样贯彻落实他的决策意图,等等,允祥心知肚明,非常清楚。
更为重要的是,允祥此人天分很高,而又自律很严。自成为皇太子党争牺牲品坠入监牢之后,他站在暗处,对在明处继续着的形形色色争权夺利行径看得更为清楚,看清了那些局中人种种昏头之处;他在黑暗和阴冷中反省自己,对大本大源之事有了冷静、深透的觉悟,面对怎样做人、怎样做官、怎样处事的人生基本问题,也就有了鲜明的答案,从而掌握了人生的指南和舵把,即便平步青云、大权在握,甚至权倾朝野,也不迷心窍、惑失方向,始终老老实实、精明能干地做一个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