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记的人物,我都一一把他们装在了心里。
事实上,当你面对人世间硝烟烈火和山呼海啸时,你很难做到无动于衷。
我的确是很难改变自己的本性。不!应该说那些充满了人世间最真实情感的
人和事是很难让我改变自己的。
1991年“三八妇女节”晚会,导演袁德旺向我提出,能否选一篇歌颂母
亲的散文在电视上以主持人的身份来朗诵。当时,我没有把握会成功。娱乐
性的节目,溶入一篇散文,一个人站在那儿说十分钟的话。观众能接受吗?
袁导说:那要看你说什么样的话,怎么说。我动心了,在众多的散文中我选
了两篇:一篇是梁晓声的《母亲》,另一篇是肖复兴的《继母》。这两篇都
是让我边看边流泪的凄美散文,我为文中的母亲流泪,也为写文的儿子那份
良知流泪。最终,我选了肖复兴的《继母》,也许是为“继母”在我们这个
传统观念中从来都受到的那种不公正的待遇而忿忿不平吧,我想为“继母”
讴歌一曲。
3月
8日,直播那天,我站在了舞台中央,周围的光渐渐暗了,只留下
了一束很弱的桔黄色的灯打在我那苍白的脸上。我像讲述一件普通故事一样
开始了我的朗诵,台下安静得都能听到我的呼吸声。
当我说到:“寒风中母亲听到我第一次喊她妈妈的时候,她转过身来,
不相信地看着我。。”时,我哽咽了,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这是我第一次
在观众面前流泪。我深知,最后打动观众的不是我的朗诵,而是这篇散文,
是艺术本身,是那位伟大的继母!而我不过是其中一位被感动者,我从来没
有想要去感染观众,更不敢喧宾夺主,我只是把我对这位继母的尊敬之情和
对肖复兴同志的敬佩之心表达出来。
说实话,准备的过程,我并没有在语言的技巧上下功夫,更多的时间,
是去生活中采访。我先后与六位继母交谈,去感受她们的心灵,所以,当我
站在舞台上朗诵的时候,我脑子中已没有了观众,有的只是我理解的那些母
亲,那些儿女。
仅此一事,观众来信就有上千封之多。
其实,人们善良的心灵是多么容易沟通啊,其中有多少为继母做着儿女
的人来信向我诉说他们心中的痛苦,表达他们向继母忏悔的心灵,又有多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