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者都是漫画大家,华君武、丁聪、方成、王复羊,这几位都是我熟
悉的朋友,但我不肯出面请他们,因为当时栏目处在社会褒贬不一的尴尬中,
我发自内心地不想让他们跟着我受连累。好像拉着名家给自己壮胆,真是难
为情。
四十五分钟的节目很快录完了,我们彼此说的什么,我已经记不太清了。
倒让我忘不掉的是几位老先生都是自己坐公共汽车来剧组的,而且他们每个
人口袋里都装着月票,说公共汽车坐起来比出租车方便。天下竟有这种道理。
我们的漫画家就是这样,生活在普通人中,关注着普通人的生活,体验着普
通人的情感,于是我也就懂了,为什么他们手里拿的这支笔能画四十年、五
十年,画一辈子!
这些年,华老一直关心着我的节目,节目做好了,他会打电话祝贺我,
夸奖我。节目如有问题,他会把想法整理出来,一一告诉我,可贵的是他还
常帮我想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一期“文化视点”是“相声为什么走下坡路”,
华老看了后给我打电话说:“这是个很不好做的题目,走下坡路的原因很多,
相声演员什么都谈到了,就没有谈到他们不努力读书,没有文化很难成大家,
马季先生讲得不错,很实在。”他说在新栏目创办的时候,一定有许多问题,
让我别着急,如果需要他可以给我们义务当顾问。我哪忍心啊,八十几岁的
老人了,但我心里却十分感激。夏天,我又去三里河看他,听说他刚做完青
光眼手术。距离第一次来已经两年了,华老没什么变化,我却比两年前沉重
多了,新栏目还没走上正轨,一切都像被人赶着走似的,活得很累。华老似
乎很懂我,桌上早就为我泡上了一杯新茶,茶的中央有一朵开放的杭白菊花,
花很完整,一瓣也没有脱落,我端在手上良久,水没有喝上一口,心已经全
润了。
过了一段时间,在办公室桌上的一堆观众来信里我又发现了那与众不同
的字体,华老的信。我拆开了:
倪萍同志:
我对外界近来对你的评论,不以为然,又一消息说你也有些自馁。因此
写信。
写信。
祝你奋发!
华君武
1996年
12月
26日
漫画家是最有社会责任感的,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