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炉子底渣,将沉甸甸的高压锅稳当当放置于煤炉之上,才算大功告成。接着,他先是扫帚后是拖把,麻利按程序做善后工作,料理得清清爽爽。
他安稳坐上椅子,两手朝裤腿蹭几下,权且当抹布擦干手,自言自语道,让我抽一棵烟,忙了一早晨还没抽一棵香烟。掏出已经揉得皱皱的本地最廉价的江河牌烟盒,抠出一支弯曲的同样皱巴巴的烟,点燃,美美地吸了一大口,无限陶醉。说,好,我来拜读杨志刚的信,看说了一些什么屁话、胡话、鬼话。他的阅读能力极差,不仅速度慢,而且对正规文字表达的语意理解有障碍,总要自我翻译一遍,因他形成了独特的个人语言和表达体系,不容易和别人的文字语言接轨。加之,杨志刚离开他将近十年,偶尔见面也顾不上多说话多交流,因为长期分别生活在两个不同的语境中,沟通更为困难。他读了半天,还只半懂不懂地翻过去两张纸。小芹子一旁看着急得不行,下面还有那么厚厚的一沓,猴年马月看得完呀。不巧,高压锅也受不了太大的高压,呼呼直叫唤,蹿出吱吱的气流,连连报警。佳成又不得不放下远方朋友的信函,走近煤炉边处置。其实很简单,只将煤炉的小风门关上,停止放进新鲜空气去,高压锅就逐渐安静下来,只唱着得意的吁吁声,传送出诱人口水的扑鼻香味,混合着土豆与骨头的香味。
佳成问,几点了。小芹子回答,十一点半。佳成一惊,好快呀,丫丫快回来了,我得赶快做饭。小芹子看着他的流水作业,舀米,淘米,接通电饭煲,亮起了红灯。从水池里捞起青菜,在水龙头下冲洗,用筲箕沥干。还取出一块牛肉摊在案板上,手握菜刀游刃有余,瞬间片成薄薄的肉片堆码在一起,随刀上下起落,变成长条的细丝,用刀撮到碗里拌佐料,几乎是二十分钟做完这些活。小芹子如实习学徒,几乎是在欣赏老厨师的精湛刀工,惊叹之余忍不住说道,黎采购,不要太客气了,我过早不久,还没饿。真的咧,黎哥!她借鉴瑞娟的口吻,改唤这一称呼,直觉亲切多了。投靠人家,就得把他当亲哥对待。瞎子黎哥实话实说,不是专为你的。小芹子的脸刷地红了,为她的自做多情讨了个没趣。认识佳成快三年,多次领教过他的叫人难以忍受的直率与真诚。黎哥还在唠叨,你运气好刚碰上了,过年快三个月了,今日第一次煨汤,要是早一个月,还可以用藕煨汤,现在的藕生了芽。藕炖排骨,那才是上等汤。
第三部分:梧桐树下最经济实惠的佳肴
“煨汤”,是黎佳成菜谱中的最富营养、最经济实惠的佳肴,也是招待客人最高档次的奉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