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四处转一转。同宿舍的那两个广东人要到广州去玩,去前还邀安生和恩华同去,安生并不想走远,恩华因为他没有去也没去。
安生和恩华就在梅村街上走了走。街上很热闹,拜年的人,像安生这样没什么事逛街的人,买卖东西的人,各自有着过年的快乐。这些人中,绝大多数是梅村本地人,说的是地道的广州方言,安生一概听不懂。不管是那小孩的欢笑声,还是青年男女相依着笑嘻嘻的声音,让他感受到的都只是茫然,恍若不知身在何处。他其实也希望融入这眼前的世界当中,可不管怎样努力几乎只是些徒劳。这些人不是楚州街上的那些人;梅村与楚州也是两个很大不同的世界,他们操着的都是安生听不懂的语言,他们的面孔也让他感到陌生。若不是身边还有一个恩华,他实在没有多少独自逛街的兴致。
安生有身在异乡的苦恼。但他并不想破坏这份过年的心境,也就把那苦恼深深放在心底。他们两人把梅村的大街小巷走得差不多烂熟,也尝试着花钱的滋味,把街上的小吃几乎尝遍。这里的小吃很多,而且大都是他未曾见过的。由于身边并没有女孩子,他也不用担心吃零食成为一件不雅的事,只要价格并不算太可怕,都要与恩华一起尝一下。他还笑着对恩华说:“到了一个新地方,别的都可以是次要的,小吃一定得尝尝。小吃最能体现出地方特色,如果一个地方有很好吃的小吃,也一定是个值得呆下去的好地方。”
恩华没有把事物上升到理论高度的习惯,不过也认可安生说的没错。民以食为天,吃是理所当然排在人之需求第一位的。安生绝大多数的时候把这方面的欲望放在最角落的地方,但终于有了可以充分发挥这份欲望的时候,比如过年在这梅村街上。一方面他从满街的热闹当中并没有得到多少快乐,另一方面就从“吃”里充分挖掘些快乐来。这大概跟失恋中的女孩子有点类似,她们也往往选择从食物中获得某种心理上的平衡——这个比喻大概会给安生的脸抹黑,但也毫无办法。
广州素以吃闻名于天下,安生所尝过的虽只是千牛一毫,但也已令他眼花缭乱。这里不但有小吃,而且还是瓜果的天堂,琳琅满目,模样一律诱人,味道想必称奇。很多水果安生或者见过不知道名字,或者知道名字却又没有见过,或者既未见过又未听过。它们哪怕看着很美,或者闻着很美,或者吃着很美——应该说是想象出来的——但安生和恩华没有了买小吃时的豪气,一律不舍得买,也不敢去摸,更不敢拿着就吃,因为美意味着价格的昂贵,就像电视里的模特儿再好看,不一定非要娶回来做媳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