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北京这样的国际大都市,它的繁华和富庶像一个妖娆多姿、光芒四射的大明星,太多的人为之疯狂,为之趋之若鹜。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入这个城市,占有了土著居民的生存空间,改变了原有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北京不再是北京人的,而是“大家的”。就算你曾有幸拥有过她,但并不代表她就永远是属于你的,周围有的是虎视眈眈跃跃欲试的野心勃勃者,时时刻刻准备取而代之。就如伊丽莎白·泰勒终结了自己的第7次婚姻之时,很多男人明知道她在婚姻之余四处偷情,但还是渴望成为她的第8任丈夫一样。所以,你生为北京人,并不代表北京就永远是属于你的,太多的异乡人闯进来,与你共享这都市的繁华,甚至你一不小心,便被异乡人侵占了领地。不是有很多北京人哀叹城里的好房子都被外地人购买,北京人反而被“赶”到了郊外吗?
作为一个北京人,有什么关于城市的成长记忆是可以回味的呢?长城、故宫、颐和园……这些耳熟能详的胜地早已被千百遍地描绘过,毫无特色和新意。年长的人或许会追忆北京的城墙还没有变成二环路之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试图保留下来的老北京,颓败古朴的城墙,爬满葡萄藤的四合院,老槐树下幽深的胡同……可这些,也无数次出现在老舍、沈从文等“京派作家”的笔下,早已成为一道固定不变的风景,宛如被无限复制的明信片。
而一个生长在小城的人,他的眼睛所看到的,他的心灵所感受的,是完全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记忆,打上了强烈的个人印记,那是外乡人所无法窥探、无法领略的。
所以,一个在小城市长大的人是幸运的。他可以闯荡到任何大都市,毫不客气地享受此地的文明与繁华,又能在精神上永远保有对故乡的牵挂和眷恋,那是他漂泊灵魂憩息的最后一片净土和家园。
我的家在洛杉矶,此时我居住在北京。我开着车奔驰在长安街上,感觉自己征服了这个城市,是这个城市的主人。可是,在精神上,我永远眷恋大山深处那个清雅幽静的城市,我小小的安宁美丽的故乡。
那是永远属于我的城市,属于我的家。
裴裴已经是电台的广告部主任,她成天周旋于各色男人之间,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只要裴裴出马,没有拉不来的广告。这使电台的广告收入直线上升。短短一年,裴裴已经成为凤凰城广告界赫赫有名的“女强人”。
有人嫉妒地说她有十几个情人,都是非富即贵的大人物,她用美色换取了财富。对此说法,我嗤之以鼻。如果蠢到要付出肉体的代价,那就不是裴裴了。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