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好意思去问老师。原因是我一张嘴众人就不怀好意地齿笑,这样发生过几次后,我就尽量不与人讲话。我认为城里的孩子大都心怀叵测和刻薄,远不如农村的孩子纯朴、善良。
弟弟还不到上学的年龄,就自己一个人在家属院里玩耍。
10
母亲作为本厂职工家属,被安排在车间里做熟练工。她天性好强,又要面子,不愿被别人说出什么,干活时非常卖力,从不偷机耍懒。常常别人聊天歇着,她在拼命地干活。结果是她一回到家里,就感到精疲力尽,不由得向父亲抱怨她们车间里的哪个人又懒又尖,不干活反而还欺负别人。他们车间里除了一部分是知青以外,还有许多是家属工。一群女人家在一起,自然婆婆妈妈的事儿不会少。好几次母亲发牢骚说哪个主任的老婆仗着早来几天,总是在欺负她。父亲那张本来就呆板的脸就更加沉重了。母亲由于激动脸涨的通红,唾沫星子乱飞,说话的速度也非常快。我惊恐地躲在一边干活。
11
开始的时候我虽然学习上吃力,但对生活觉得很知足。毕竟我不像在老家时需要干那么多农活了,现在可干的也只有放学回来扫扫小院,做做饭什么的……这些活比起以前我所干的活,简直是小菜一碟了。再说,此时母亲对我的冷酷也好象比在老家时减轻了一些。挨打的次数少了,当然拿我当撒气筒挨骂的事儿还是时有发生。可能父亲毕竟在城里待得时间长些,有些修养,所以他很少打我,骂也不多。但是我也并不因此就感激他。他对我的态度一直很冷漠,从未有过亲昵的表示。我弄不明白,他是不习惯表达,还是压跟儿不喜欢我。他对于我就像邻居家的叔叔,我对于他就像邻居家的小孩,中间永远隔着一堵栅栏。
经过一段适应,我的学习有了长足的进步。可能自尊心使我不想永远落后。当然我也像我的父母亲一样极好脸面。这个毛病救了我也毁了我,自然这是后话了。当时我除了在学校的书本上找到些乐趣,再也没有别的什么了。有一天王老师下课后把我叫到她的办公室,微笑着递给我一本小册子,是本故事集。里面都是很短的生活小故事,她叫我认真读一读,或许对我的语文有些帮助。那时候能看到的学生读物非常少,书店里仅有的也就那么几本,大都是敌特分子和地富反革命分子搞破坏,公安人员和人民群众怎么与他们斗智斗勇,最后这些坏蛋终于落网之类。我在这之前除了看过几本小画本(小人书),跑几里夜路到邻村看过几次电影和几场农村人自排自演的样板戏,躺在被窝里听人讲过几段鬼故事,除此之外,似乎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