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放在小皮钱包里送给我,那都是些币值一分两分的硬币,还有些五分的,是父母哄他说等病好了出去买冰棍的……他说他现在不能下床,所以叫人捎回来送给我。面对这些,我无言以对,只是啜泣不止。
后来他的病开始恶化,医院的大夫说他们已经无能为力了,要想控制病情只有转到北京的大医院,那里医疗条件好些,专家也多,兴许会好些。母亲望着自己最爱的小儿子,心如刀绞,泣不成声。她想就是倾家荡产、借债,只要能救活弟弟,哪怕是多延长一些时间,也绝不犹豫。在他们心中,小儿子是他们的精神支柱,是他们生活的希望所在。在母亲生气或烦恼时,在母亲对生活感到厌倦时,是小儿子给了她莫大的安慰,是可爱聪明伶俐的小精灵给了她对面生活的信心。
家里已没有什么积蓄,去外地只有借钱。筹钱非常难,但是为了爱子的生命,哪怕万分之一的希望,父母也会豁出去的。父亲先去单位去借。单位领导很同情我们家的不幸遭遇,加上父亲在单位是业务骨干,人缘也不错,所以也就破例借给了一些钱。但这只是杯水车薪。父亲又去找朋友和同事去东拼西凑,只要是能张嘴的都张了嘴。父亲向来脸皮薄,极少有向别人借钱借东西的时候。记得以前家里有些用的小东西,哪怕很少使用得着,只要需要,父亲往往为了不求人也要自己做或花钱买一个,说用着方便。所以我家过日子的东西都比别人家多,并且全,原因就是父亲凡是有用没用的什么也攒,最后也就愈积愈多。平日里往往是别人来向我们家借东西的多。但是这次为了弟弟,他还是豁出这张脸了。
父母又赶紧给老家的人去了信,叫他们快把原来的房子变卖掉,说有急用,只是没有告诉他们我弟弟的事,父母不愿意把这不幸的事告诉老家人。
等准备的差不多了,带了些常用的东西和衣服用具等,父母很快带着弟弟就走了。他们到了那里准备租间房,这样比住旅店便宜些。我留下来一边上学一边看家。他们嘱托父亲的同事张叔叔常关照我。
本来家里生活就拮据,没什么家底,弟弟的病可以说使这个家雪上加霜。母亲很早就想买台缝纫机,以便缝缝补补方便些,可等了几年了,也没有舍得买。现在发生了这样的事更是不可能了。为了挽救弟弟,他们现在欠下许多外债。他们不能眼看着小儿子等死,不能看着小儿子受病的煎熬折磨而无动于衷。他们在内心多次祈求上苍睁开眼睛,救救这个可怜的孩子。
父亲当然非常喜欢小儿子,只是他不像母亲那样直接表现在脸上。父亲本身不爱讲话,性格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