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渴望一些东西。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许多,尤其是对女性那些神秘的地方。有关女人的部分我不知道翻来覆去地看了多少遍,而对男人的部分只是一带而过。对上面画着女性性器官的示意图,看了又看,心里埋怨图画的太粗糙、太简单了,像个毛线团,一点也不真切,我只好用想象完成着它们现实中的样子。
到了初三最后一学期,所有的课程已经讲完。我的学习看上去仍然是半死不活。庆幸的是,毕业考试只是走形式,实际上几乎每位学生都能毕业。
46
到了五月份,按照教育规定,我们在毕业前要接受一次农村贫下中农的再教育,需要下农村劳动锻炼一个月。这样在思想政治上才合格,才能做“又红又专、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政治表现在当时比学习成绩更重要。为了真正和农民打成一片,体验农村生活,学校要求我们吃住在那里。我们的具体任务是,帮农民在农田里挖抗旱防涝的水渠。为了使学生真正体验农村人的生活,学校还规定学农期间不准回家。
开始母亲听说我要去农村劳动,并且一个月的时间不许回家,她好几天睡不着觉。她似乎忘了我从小是在农村长大的,而且老家的农村生活远比这里的要艰苦得多。她觉得这是一件她儿子几乎不能承受的事。好几天来,一有空,她一边发泄着对学校的不满,一边给我准备穿的、用的,还有吃的。这些需要拿的东西足有两大提包。除了拿换洗的衣服,连牙具、肥皂、香皂、手纸都一样一样分类给我准备好了。老师不让带多余的东西,农民家有被子和用的东西。临走的前一天,她又给我准备了许多吃的烧饼和饼干,还做了一大瓶肉炒酱。好像我独身要穿过撒哈拉大沙漠或者去孤岛生活。清早,我们就坐在学校租来的大巴士上出发了。沿着公路颠簸地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了目的地。这是个叫“陶里庄”的穷村子,我们分住在农民的家中,吃饭由学校自己开伙。每人都交了粮票和生活费。意想不到的是,学校的伙食非常地差,每天不是菠菜汤,就是土豆丝,主食是玉米面发糕或黑面馒头。黑馒头有一种霉味。最料不到的是伙食定量严重不足,我们每天饿得饥肠辘辘,吐绿水。我们怀疑所交的钱和粮票都叫学校老师给贪污了。
每天真正干活挖渠的时间并不长,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一去一回的路途上了;去的时候走半天,回来的时候又走半天。回来走到半道已经是饥饿难忍。也许那时我正长身体的原故,反正消化从来没那么好过。这种感觉小时候曾有过,已经很长时期没有这种强烈的体验了。由于在食堂吃不饱,人更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