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此可以住口。相反地,她觉得难得有畅所欲言的时候,既然已经说出口了,不如索性说它个痛快,说它个透彻。
因此,她立刻接口:“话是不错!不过小姐要替客人想一想。花街柳巷走一走的大爷们,有几个是专心一志的;望海阁不行,会到别家去。再要拿他们拉回来,就吃力了!好比火热的灶,弄得冷冷清清,再要烧热了它,不是一时三刻的事。”
蔼如默然。摸着自己的脸在想,这副憔怀的模样,会有几人相怜?也许会有客人在心里想:这样子也算以色事人?未免太不自量了!
小王妈自然不会猜到她的心事,只觉得她的意思更加活动了!打铁趁热,再结结实实说上两句,必可使她回心转意。而最关她心境的,是洪钧,就从他身上想话来劝她。
“小姐的心事,我也猜得到,一片心都在洪三爷身上。洪三爷感恩图报,一定也会对得起小姐。不过,洪三爷的境况,也是看得出来的,将来只怕还要靠小姐帮忙。如果手里没有力量,拿什么帮他的忙?”
这两句话很厉害,说服的力量,超过她自己的想象——蔼如在这一瞬间,想法完全改变了!“洪三爷的情形,既然你知道,也不必瞒你。他对不对得起我,是另外一回事;我总觉得做人做事要全始全终。既然答应帮他忙,就得帮到底。这话,你暂时不必跟我娘说。我们谈眼前。”蔼如想了一会问,“养病要找地方。哪里?”
“只要去找,总有的。”
“要近才好。”
“当然。近了才好照应。”
“那,”蔼如断然决然地作了决定,“你去找房子,我找机会跟我娘去说。”
※ ※ ※
房子找妥当了,又找了个很妥当的中年仆妇,专负照料病人之责。然后,蔼如看李婆婆精神较好的时候,在病榻前面,握着母亲的手,谈迁居养疴的事。
“张大夫的意思,说娘最好换个地方养病,才好得快!”
“在什么地方?”李婆婆口齿不便,五个字的一句话,费了好大的劲才说出来。
“就在后面街上,近得很。”蔼如答说,“早晚我来看娘,几步路就走到了。”
其实李婆婆自己也有迁移的意思。她心里很明白,望海阁不宜病人居住,住了病人就不宜再作飞觞醉月之地。只是她割舍不下女儿;如今听蔼如的话,恰好说中她的心事,因而欣然允诺。
“那好!挑日子就搬。”她在枕上微侧着脸,瞟着床脚的箱箱问说:“这几个箱子呢?”
那是母亲这几年的积聚。蔼如只知道是细软,却不知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