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个儿快,收益好,别人都很佩服他。
胡河对钓鱼也极有研究。比如钓什么鱼用什么饵,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下钩,收获才能更大些。甚至浮子一动,他便知道是什么鱼,约莫有多重,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
胡河善养鱼,又对钓鱼有兴趣,他便把养与钓进行了巧妙的组合,办了个垂钓中心,又叫什么钓鱼俱乐部。在鱼池四周栽了垂柳,建了亭台,设个杂货部专营鱼杆、鱼钩、鱼饵、草帽、饮料、太阳伞什么的,应有尽有。又开了个小餐馆,鲜鱼活虾,现炒现卖,大受钓客们的青睐。
胡河的垂钓中心,养的鱼儿活蹦乱跳,钓客们络绎不绝,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当然喽,垂钓中心的知名度也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越升越高,引来更多的钓客,可也招来不少麻烦。收这费那费的不用说了,这是义务,该交的。苦恼的是那些变着法儿钓蹭鱼的人,极难对付。近日,胡河遇到一件更烦心的事。税务局开来一辆面包车,下来五六个穿制服的人,干什么?当然是收税。胡河笑呵呵地抬来两筐鲜活大鲤鱼,慌忙往车上装。收税的人挥挥手,要钱不要鱼,扔下一纸5千元的缴税通知书,开车走了。
胡河挠着头皮想,奶奶的,一次就交5000元,可不算少啊。生意好不假,开销也大呀,本大利薄,到现在还没收回投资呢。这钱该交不?论说也应该。古来就有种地纳粮,买卖报行的规矩,咱做生意的咋能不交税呢?可是多了点。再说啦,就这样不哼不哈的交上了,也不是法儿。这次你顺顺当当交上5千元,下次就给你要八千一万的。不行,还得想个招数。
胡河拍拍聪明的脑袋,暗自笑笑。哎嗨,有门儿!税务局不是有位老同学吗,听说还是个头头哩。就找他,试试看吧。他花980元买一支上等的鱼杆,送给了老同学。这人是个典型的钓鱼发烧友,尤其对收藏各种各样的鱼杆颇感兴趣。他见胡河送上的鱼杆,样式新颖别致,既耐看又好用,啧啧地称赞说,真是好眼力,有品位。胡河笑笑,不置可否。心想,咱是干啥的,钓鱼高手吗,我用过的见过的鱼杆,比你收藏的那些破鱼杆,少说也多十几倍呢。老同学拿着鱼杆爱不释手,嘴上却说,这么贵重的礼物,我可不敢当。胡河堆着满脸的笑,说,老同学了,还客气啥!玩艺儿,不就是个玩艺儿吗?要是外人,我才不费这心思呢。老同学半推半就地收下了鱼杆。
过了10多天,胡河突然接到税务局的电话,说经了解,钓鱼中心开业时间短,收入薄,今年的税款就免了。胡河在电话里千恩万谢,只差三呼万岁了。放下听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