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脸皮儿薄,怕求人。卖书这档子事,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艰难与无助。
经过几个不眠之夜,杭育终于想到了两个人:一个是同乡徐桂生,文化局的副局长;一个是老同学吕文化,在工商银行当行长。杭育欣慰地想,虽与这二人交往少,见面只是说说话,但看在老乡同学的情面上,或许错不乐大辙。
杭育带上拙作数十册,先去拜访了同乡徐桂生。老乡见老乡,倒不失热情客套,相互谈家庭,谈工作,谈老人身体,谈孩子就业。最后,杭育难为情地说:“我出了本小书,想求您帮帮忙。徐桂生故作惊讶道,出书!你老兄写的书?快拿来欣赏一下。”杭育从帆布包里掏出一本书,双手捧着递过去。
“老乡真有两下子,看这书多精致。”徐桂生边说边翻书,又仔细看了前言与后记。赞叹道,书的装帧好,内容也很捧。好书,是本好书呐。杭育趁机说,你当局长的,多弄几本吧,装备一下你们的图书馆、阅览室,也算老乡帮个忙。没待杭育说完,徐桂生已拉长了脸,叹口气说:“老乡吗,倒是该帮忙,可没钱呀!政府不拨经费,工资都要自个儿挣,别提多难了。图书馆、阅览室还是多年前的几本破书,没人看,关门了。”
杭育听得明白,可又不甘心,既然话已说出口,脸也舍了,多少得有结果吧。便又恳切地说:“没多有少,留下十本八本也行啊?”徐桂生不置可否。看看表说:“哎呀!我们只顾说话,该喂肚皮了。”尔后,亲切地拍拍杭育的肩:“走,老乡,我请客。”杭育被连推带拉地上了一辆奥迪车,走进一家极够档次的餐馆。同去的还有三四人,又吃又喝又跳舞,还唱了卡拉OK,这顿饭少说花去五六百元的老头票。
杭育从不沾酒的,终因老乡太热情,勉强喝了几小杯,头有点晕,可卖书的事没着落,只得强打精神去求工商银行的老同学。
赶得早不如赶得巧,杭育在工商银行大门口遇见吕文化。吕行长快人快语,办事干净利索。他望着杭育那副落迫不堪的狼狈相,笑说:“你老兄在忙什么?弄成这副蔫巴样。”杭育笑不出,更没有心思贫嘴瞎白话。他沉重地说:“我……我出了本书,想请你帮忙……。”吕行长哈哈……哈哈,捂着肚子笑。
“我说老同学,真是个迂夫子,都什么年月了,还写书!你说还有谁看书?杭育苦着脸,不说话,极是尴尬。吕行长使劲地握握老同学的手。干脆地说:“不就是买几本书吗,你说话,多少本?”尽管杭育心里不是滋味,还是开了口:“30本好吗?20本也行。18块钱一本,挺贵的。要不给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