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一家人,是一家人啊!我父母是缅甸籍华人,少小离家不能回呀!我姓罗,排行老五,中国名字叫‘罗老五’。我很想家,报刊杂志上有关家的故事和图片我都精心收藏。姐姐,我想回家。你说,行吗?”
我用手指擦去她紧贴在铁丝网墙的脸颊上的泪水,安慰她:“你会回家的,你的愿望会实现的,到时候我一定接你,做你的向导,领你去看黄山的奇峰异境;连绵起伏的万里长城;还带你去听一听黄河。长江的波涛声。”
罗老五歪着头认真地听我说。她好像身临其境一般。她露出笑容,泪痕犹新。
罗老五使劲用手扳铁丝网眼,给你,玉镯!她将那对美玉手镯戴在我的手腕上。我挣脱手镯,那可是她的心爱之物啊。“姐姐,请你一定一定戴着这手镯回家,一只是你,一只是我,你可以带我去看中国的山川河流,我终于回家了……”
泪水顺着我的脸颊元声地滑落,我没有用手去擦,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咬我的心,我长久地凝视着罗老五,凝视着她那被风吹起的黑头发……
想家的女孩儿—;—;罗老五,深深烙印在我心头。
十七
从西双版纳州的勐海县到景真八角亭有10公里。到达八角亭时,司机叮嘱我不能逗留时间太久,下午两点以后就没有汽车回勐海县城,因为这一带经常有野兽与人发生冲突。亭子坐落在一个山包上。亭于是砖木结构,呈八角形,亭高22米,宽8.25米,亭身有31面,32个角。每个角盖着板瓦,每层屋脊上都有形状。大小不一的陶制品,墙壁刷着金粉,印有种种精美的图案。亭身还镶嵌着各种形状的玻璃镜,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八角亭自下而上层层收缩,重叠美观,错落有致,结构精密,亭顶边沿挂着许多铜铃,随风摇动。八角亭修建在景真区域,故名:景真八角亭。
傣文景真史《博岗》记载,八角亭建于公元1701年,是依照释迦牟尼戴的金丝帽台“卡钟罩建筑”的。在古代它是议事亭,在傣历每月十五和三十两天,景真区的佛爷们集中亭内,听高僧授经和商定重大宗教活动,也是处理重大事务和晋升和尚为佛爷的场所。景真八角亭以雄伟的姿态屹立于流沙河之畔。紧靠母乌龟山,四面八方点缀着一座座干栏式竹楼,亭子边有棵古老的菩提树,挺拔粗壮的树干几个大人才能合抱过来。亭子四周一丛丛凤尾竹,衬托着八角亭周围的绔丽风光。
景真八角亭西南是碧波潋滟的景真湖。小时候,我读过一本叙事诗,诗中的故事就发生在景真湖。西双版纳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