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搏和洋溢的激情。
昌平的文章和文笔,无疑已经开始走向成熟,采集自然之灵气的昌平,无疑会写出更多、更好、更美的文章。
古希腊的一位哲人有句名言:“以出世之精神,做人世之事业。”
浪漫多情的自然之女—;—;昌平,走进了现代文明都市,这里是她漂泊归来后的人生小站。
在北京,昌平看到中国的一些探险家们,以平常人少有的勇气,放弃了世俗中的一切,包括职务、职称、工资、公职、住房甚至婚姻与家庭,他们在以超现实的方式去感受生命的真谛,去寻求心灵的自由。他们不被常人所理解,很多人称他们为“疯子”,说他们“精神失常”,人们不理解探险家们的探险成果和他们对于人类生存状态的高层次思考,以及对生命本质意义的感悟。
苦难是人生位大的财富。探险家们所经历的苦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他们几乎都经历了九死一生的磨难。苦难和死亡让他们大彻大悟。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拉大了自身与现实的距离,他们已经不懂得或不屑子在世俗中营营苟苟、争争斗斗。他们的晚年除了满脑子时人生、对人类、对宇宙的哲学思考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之外,就是对现实的尴尬与无奈了。
天生充满侠义之情的昌平,在为他们的精神而感奋的同时,又为他们的境遇而难过。昌平该做点什么了!
她要投身子中国的探险事业,用她自己的话说:探险事业是我一生中最钟情的事业!要把中国的探险椎向一个科学化、普及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上去。她已经在北京组建了一个探险者俱乐部。她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
我走近了昌平,了解了昌平,读懂了昌平。昌平对余纯顺的感情实际上从对探险同路人的关注,是对探险事业的关注,是一种广义上的爱。昌平的生活非常俭朴,经常吃的食物只有面包、煎蛋;经常穿的衣服除了挂在她卧室门后的那套牛仔衣外,别无长物,然而她却用省下的钱来接济比她更困难的人。
昌平,这个奇异的女孩,似乎真的在准备着迎接某种挑战,接受某项使命。我相信,昌平一定会咸就一番事业的。因为,中国的探险事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比起发达国家落后了许多,同时不可忽略的是,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具有着十分广阔和丰富的旅行、探险资源。探险是项大有可为的事业,它需要许多人为之献身、奋斗。昌平具有着献身精神和许多优秀的品质。她毕竟不同于前辈探险家们,他们多半既已“出世”,就无法“入世”,而昌平既可“出世”,也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