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签了字的,请马校长亲自过目。”
马校长盯着报告,说:“柳碧如,现为市氮肥厂宣教科干部。这柳碧如是个女的吧?”崔主任笑道:“当然是个女的,而且是年轻貌美的知识女性,如果马校长这次不接收,今后见了本人,肯定会后悔的。”马校长说:“是吗?既是这么难得的人才,又是祁局长和董局长特别委托的,还劳崔主任和杨科亲自跑了来,那我不接受就是有毛病了。”
原来是祁局长要安排人到农校来,杨登科心想董局长用这么大的筹码来跟自己的转干进行交换,是不是有些不太对等?杨登科知道市氮肥厂已经处于半停产状态,工人大部分下岗在家,而市农校尽管不是什么热门单位,却是正儿八经的事业性质,国家财政供养着,只要进了这道门坎,就等于端上了铁饭碗,摔都摔不烂的。何况现在就业形势那么严峻,安排军转干部和大学毕业生进事业单位,比六十岁的女人生崽还难,从快破产的企业里安排人进来,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工人转干已经一刀切掉,要钻政策空子把这事办成,也是要下些功夫,费些力气的。两相比较,这种交换似乎又相当了。杨登科对董志良感恩戴德起来,觉得为自己的事,他真是舍得付出代价。
杨登科动着心思的时候,只听马校长又说道:“崔主任是人事工作专家了,知道进人的事,随便在哪里都是非常敏感的,纵使上级部门有安排,学校里光我一个人同意了还不行,一些该走的程序还得走一走,比如先得开个校务会,集体讨论通过后,再交由校人事科到对方单位进行考察,然后才好上报主管局同意,再由贵局办理正式调入手续。过程是麻烦了一点,但程序都到了,免得有人借题发挥,说长道短。”崔主任附和道:“马校长说的很有道理,我当然能够理解。其实祁局长也不是今天送报告,明天柳碧如就要到学校里来,马校长尽管按自己的惯例操办就是。”马校长说:“有崔主任这句话,我心中就有数了。”
说得差不多了,崔主任和杨登科就起身准备走人。马校长说:“既然来了,两位就留下吃顿工作餐再走,学校穷是穷了点,粗茶淡饭还是招待得起的嘛。”崔主任打拱道:“谢谢啦,谢谢啦!我们两个都还有事,下次我做东,代表祁局长好好请马校长搓一顿。”说着话,人已到了门外。马校长又假意客气了一回,送两位来到楼下。
坐车出了农校大门,崔主任说:“我看这个马校长挺热情的嘛。”因跟崔主任多打了几回交道,彼此随便起来,杨登科也就说:“那当然,在崔主任你老人家的前面,谁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