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知道的。别管我,你招呼别的客人去吧。”
杨登科当然不好老守着邓桂花,只得走开了。
热闹了两个小时,酒宴接近尾声,老村长安排人将那一百元一个的红包分发给各位客人。这个规矩,上面来的客人见得多了,接了红包,就塞进了口袋。乡下的百姓还是头一回碰上这样的事,觉得有趣。平时拿一包主家事先准备好的糖果,已经非常客气了,现在见给的是红包,好奇心顿起,就在桌前将红包开了。
这一开,眼睛就都圆了。谁能想到,里面竟然是一张百元的大钞。
就在众人不可思议之际,市县乡的客人离席准备告辞了。杨登科忙跑去送客人,又不忘说些感激的话。聂小菊也追来了,又给每位客人递了一个大红包。大家就有些稀奇,都说:“聂老师你这是搞什么名堂,席上已经拿了红包了,还要给呀?”杨登科忙笑道:“席上是席上的,这是各位远途劳顿,路上买矿泉水的。”
其中性子急的早已把厚厚的包打开了,粗粗一点,竟有二十张大钞,心头暗喜,嘴上则说道:“杨主任也太客气了点,你是要我们买矿泉水,还是买金条?”杨登科笑道:“惭愧惭愧!下次我发了财,我一定给各位领导买金条,怎么样?”
说话间,聂小菊又将县长县委书记的大小两种红包,给了领队的县委副书记,拜托他转给两位未到场的领导。至于董志良的红包,杨登科本来想让曾德平转交,临时又改变主意,扯住了聂小菊,打算自己回市里后当面交给他本人。
客气着各位上了小车。长长的车队蠕动起来,首尾相衔,缓缓往来时方向驰去。杨登科的手不自觉地抬了起来,朝着车流扬着扬着,脸上溢满笑容。他心里念叨着董志良,这些不是看在董志良就要进市委常委的分上,怎么会把自己放在眼里,一个个开着小车跑到乡下来给母亲做寿,让你扎扎实实地风光这么一回?
车队即将消失在远处,杨登科的手这才放了下来,转身准备回屋。却见身后站着黑压压的人群,每人的手都不自觉地高高地挥着扬着,目送着那已然消失的车流。原来是席上的客人都离了席,下意识地随杨登科一起来送别市县乡里的领导。杨登科从那还高扬着不肯放下的众多的手臂上看到了一份无形的虔敬。那是在权力面前才可能产生的发自内心的虔敬,也许像基因一样在我们的血液里潜藏了千百年了。
下了席的乡亲们不再入席,用手抹抹嘴巴,再捏捏兜里的百元红包,跟杨登科他们打声招呼,陆续散去。乡下人婚丧喜庆办酒,大家凑个小份子,只图热闹,无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