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错误。说不定是自作多情,过于轻信这个丁雨亭了,也许她纯粹是逗自己开心的,就像逗其他任何一个到她那里去快活的男人一样。这可是她的职业使然,恐怕谁都不是痴子,会一厢情愿把这种女人的话当真的。可不是么,人生本是一场戏,大家只不过逢场作戏而已,自己又何必在乎一个烟花女子随口说出的戏言?
但杨登科否定了自己的猜忌,他是凭直觉做出的决定,而直觉往往是最准确的。
不觉就到了检察院门口,这时杨登科已非常坚决地将那盘带子逐出了自己的思维。他想,一切董志良都替他考虑到了,在里面呆四五年算得了什么?杨登科变得心静如水,脑袋里没有任何异想杂念,从从容容地走进了检察院。
肖仁福《心腹》
三十三
就在检察院对杨登科的事展开全面调查的时候,董志良却心想事成,如愿做上了市委副书记,果然分管了政法工作。他没有食言,给检察院和法院打了招呼,他们以杨登科主动投案自首为由,本来按受贿数额该判十年以上的,结果只判了八年。杨登科进去后也没吃什么苦头,住的是单人号子。又因杨登科是电大毕业生,监狱还让他做了供犯人阅读的内部报纸的编辑,算是犯人中的白领了。
杨登科自然知道这是董志良暗中照应的结果,也就安心服刑,狱里交给他的工作,他都积极主动完成,从而获得干警和犯人一致好评。
后来聂小菊去探了一次监,她把外面的一些事情告诉了杨登科。当然这些事情都是跟杨登科有关的。其中还提到了侯村长和何场长,聂小菊说由于董志良的作用,他们在里面没呆多久就先后被放了出去。
杨登科由此更相信董志良的能耐了。他知道法制还不够健全的时候,法律往往也得看权力的眼色行事。
聂小菊还说,她已经做了副校长,而且很有可能会调到教育局去,因为教育局还缺一个党外女性副局长,这样的位置基本上是破格选用的,而教育战线像她这样符合条件的并不多。杨登科真为聂小菊高兴,可又隐隐有些担心,自己身为犯人,做她的男人已经不配了,她的官如果做得更大,两人之间的距离不是越拉越远了么?
聂小菊也许看出了杨登科的心事,要他不必过虑,好好服刑,争取早日出去,她在家里等着他。临别聂小菊又悄悄向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