慨陈词道:
“圣上:我大辽若要稳定江山,一要振兴各业稳定民心,二要朝廷注重文治武功。若论起武功,南宋将卒并非贪生怕死之辈,不乏勇武善战之人。先祖时,我大辽就因与蛮宋兵力相持不下,两家签订了澶渊之盟。若论起文治来,汉家社稷四千余年,文化源远流长,方策变幻多端,善以攻心取胜。相比之下,以力服人,反倒欲速而不达了。现在我大辽正值中兴盛世,为振兴大辽,百业有责。百业兴衰,全靠万民智慧。由此看来,棋艺虽微却能牵动人心,促人奋发。臣以为若能把我大辽棋艺发展到足可与宋室对垒的话,那便是我们文治的成功。”
萧奉先当然不愿意听到贬低武功作用的话,因而怒目耶律仁先,喝问道:
“仁先兄,你这难道不是长他人的志气,灭自家的威风么?”
耶律俨也不无嘲讽地说:“老仁兄,年迈之年,雄心尚在呀!”
耶律仁先淡然一笑:“老骥伏枥而已。”
萧十三总是能找到恰倒好处的空子的,此时侧目惋叹道:
“只是可惜呀,老大人,您这今日的南京留守,已经不是当年纵横驰骋的赫赫大于越啦!”
一句话,勾起耶律仁先深藏于心的种种委屈和愤怒!他猛抬头,逼视着萧
十三的眼睛,两手已经暗暗攥成两个铁拳……
辽道宗心里怨怪萧十三多事,拍案怒斥:“放肄!”
萧十三惶恐跪倒。
辽道宗不愿意看他在眼前搅和,挥手哄他:“下去吧!”
萧十三不相信圣上会哄赶自己,惶恐地抬头打算分辨,但见辽道宗抬高了调门,大声喊喝着:“出去!”
萧十三只好狼狈地诚惶诚恐地倒走着、退出殿门。
见萧十三被哄走了,耶律乙辛便想充一次好人,给历史的疮疤抹抹稀泥,于是满脸含笑地趋前劝慰皇上:
“圣上息怒吧,说的再不对,也是自家兄弟,骨肉手足啊。”
这话说的,所谓“自家兄弟”,可以是指耶律家族内的同性兄弟,也可以是指能够通婚的“萧家”兄弟,自然也就可以包括萧十三了。
而辽道宗所想的却是自己这一支血脉,确实有对不起耶律仁先的地方。有什么办法呢,“功高震主”啊!于是他抚额长叹,说的是心里话:
“唉!想不到骨肉手足,不能同心同德……老皇叔啊,不管过去发生过什么,朕都永远不会淡忘您早年的赫赫战功……”
恐怕就是道宗皇帝自己也惊讶自己怎么在这个场合吐露的心声竟然如此饱含内疚的意味儿……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